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环境因子的两种检疫性真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6h】

基于环境因子的两种检疫性真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苜蓿黄萎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大豆疫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大豆疫病菌适生性分析生物学实验结果

3.2.2大豆疫病菌适生性分析评判指标、评判标准和评判模型

3.2.3大豆疫病菌适生性分析基础数据库

3.2.4大豆疫病菌在中国的适生范围

3.2.5大豆疫病菌在中国的适生程度

3.2.6适生性综合分析与管理措施建议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albo-atrumReinke&Berthold)与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是我国重要检疫性病原真菌,研究其在我国的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生物学建模+GIS分析”为基本方法对苜蓿黄萎病菌和大豆疫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基于环境因子的适生性分析评判指标、评判标准和评判模型,分析并预测了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病原真菌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广、适生程度高,定殖风险大。 有关苜蓿黄萎病菌适生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1)适生范围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4~10月份为适生范围逐步扩大的时期,5月及9月适生范围最大。 (2)适生程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尤以东北为重。1~8月为适生程度逐步增长的时期,6~8月份适生程度最高。4~6月份,适生程度达到高级以上的区域迅速扩大;7~9月份,适生程度达到高级以上的区域保持不变。 有关大豆疫病菌适生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1)适生范围逐步扩大,从西南扩展至华北,后扩展至东北。4~10月份为适生范围逐步扩大的时期,6~8月份适生范围达到最大。 (2)适生程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尤以东北为重。4~9月份为适生程度逐步增长的时期,适生程度高的地区从西南向华北和东北转移;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是适生程度最高的阶段;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9月上旬和中旬,华北地区适生程度高;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东北地区适生程度高。 本论文从环境因子角度系统研究了上述两种检疫性真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将为PRA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检疫部门、贸易部门等提供决策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