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三种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6h】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三种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 言

一、立 题 依 据

1研究背景

1.1股骨头坏死概述

1.2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2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1 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2.2 血管内凝血学说

2.3 免疫复合物抗体沉积

2.4 骨质疏松学说

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3.1 单纯皮质类固醇运用

3.2 高凝血状态下大剂量类固醇运用

3.3 高免疫状态下大剂量类固醇运用

4. 中医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4.1 基本理论

4.2 中医对激素的认识

5 中医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5. 1中医药对SANFH研究现状

5. 2 中医对SANFH模型的运用

6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现状

6. 1 非手术治疗

6. 2手术治疗

6. 3 中医治疗

7 研究目的

8 拟解决关键问题

二、实 验 研 究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计

3 技术路线图

4 主要研究材料

4.1受试动物

4.2主要试剂及仪器

5 实验研究方法

5.1实验分组及饲养

5.2 股骨头坏死动物造模的建立

5.4 数据统计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动物一般行为学指标观察

6.2 X线检查

6.3兔血液凝血检查结果

6.4血脂水平

6.5 病理学检查结果

7 结论

三、讨 论

1 关于股骨头非创伤性缺血性坏死

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现状

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的研究现状

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造模评价标准

5 三种造模方法比较研究结果分析

5.1 高凝血状态和高脂血症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5.2 三种造模方法的各自优缺点

5.3 实验体会

6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因病理的探讨

四、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附录二 动物实验设施使用证

附录三 实验掠影附图及病理切片

附录四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复习文献筛选三种常用而不同的造模方法,分别实施后来比较不同造模方法的优缺点。为建立一套比较规范化的、能诱导出典型的、接近临床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造模方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典型的、接近临床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以期进一步来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为临床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方法:选择同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48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A组(空白对照组)与其他组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单纯激素组)同时间点注射等量地塞米松(DXM);C组(内毒素加激素组)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共2次,间隔24h,在第二次注射完大肠杆菌内毒素后随即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共3次,间隔24h。D组:(马血清加激素组)兔静脉注入马血清共2次,每次间隔2周,第2次马血清注射后2周,连续3天臀部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注射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各组用药后第3、6、9周后禁食水12h后行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行DR拍片。结果用SPSS17.0版本软件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进行q检验。各组用药后第3、6、9周随机各处死2只兔子取双侧股骨头行标本,常规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股骨头病理学改变。
  结果:A组正常。B、C、D组动物于末次注射后3周即体重减轻,精神萎靡,活动及饮食减少,反应淡漠。各组分别有1、2、5、4只动物死亡。各期血脂和凝血功能改变,尤以C、D组更为明显。自造模后6周始,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后C、D组9周DR片示股骨头有轻度骨坏死,结合病理切片示造模成功,而在这两组中又以 C组出现较早、较明显。部分指标 C、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1,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第9周时内毒素加甲强龙激素组和马血清加甲强龙激素组造模均成功,内毒素加甲强龙激素组和马血清加甲强龙激素组造模较单纯激素组股骨头坏死出现早。其中又以内毒素加甲强龙激素组出现时间最早。病理切片亦符合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单纯激素组造模9周内不明显。
  2,造模开始后通过对血液系统的一系列检查指标的比较如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和血脂代谢紊乱,形成高血脂症。由此推断血液高凝和高血脂可能和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存在着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