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立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研究
【6h】

建立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前言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锥体科寄生原虫的分子分类学研究进展

(二)、伊氏锥虫的诊断研究进展:

1病原学诊断

2血清学诊断

(三)、锥体科寄生原虫赖以生存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1免疫逃避机制

2耐药性机制

3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

4锥体科寄生原虫生存机制的应用前景

(四)锥虫的疫苗研究进展

三、实验部分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3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回收

1.4目的基因的克隆

1.5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2结果

2.1锥虫18s rRNA的扩增及鉴定结果

2.2目标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对接及进化关系分析

2.3本论文所涉及的锥虫18S rRNA基因序列在基因GanBank中的序号如下表:

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6株伊氏锥虫虫株及布氏锥虫子的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CLUSTAL W (1.83)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湖北、广西、新疆和浙江四省的伊氏锥虫及一株布氏锥虫进行分子分类学研究。用分离的锥虫感染实验动物,自感染小鼠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锥虫18S rRNA序列设计一对锥虫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中,经酶切PCR确定,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锥虫七个分离株的18S rRNA基因大小为2188bp左右。利用DNAStar对实验所获得的七株锥虫18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部分锥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两个进化系统发生树。结果发现自我国湖北省、广西省、新疆省以及浙江省分离的伊氏锥虫和一株布氏锥虫病原的18S rRNA基因序列有着明显一致性,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生树显示:自我国上述四省分离的伊氏锥虫来源于同一株系。布氏锥虫和广西分离的伊氏锥虫株核苷酸碱基与其他分离的锥虫株仅有较小差异。与国外的6株锥虫的同源性为99%~100%,与另外7株的同源性为6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