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牦牛生殖周期中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观察
【6h】

牦牛生殖周期中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牦牛输卵管的解剖组织结构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

1.2实验动物

1.3实验方法

2结果

2.1牦牛输卵管的解剖结构

2.2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

3讨论

3.1输卵管的活动

3.2输卵管各部的结构和功能

3.3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及上皮的组成

4结论

附图

第二章牦牛发情期输卵管上皮的组织结构观察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

1.2实验动物

1.3生殖周期的确定

1.4实验方法

1.5细胞形态学观察

2结果

2.1漏斗部

2.2壶腹部

2.3峡部

2.4细胞形态学观察

3讨论

3.1激素对上皮的影响

3.2分泌细胞在发情期中的变化

3.3纤毛细胞在发情期中的变化

4结论

附图

第三章牦牛妊娠期输卵管上皮的组织结构观察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

1.2实验动物

1.3实验方法

1.4细胞形态学观察

2结果

2.1漏斗部

2.2壶腹部

2.3峡部

2.4细胞形态学观察

3讨论

3.1纤毛细胞

3.2分泌细胞

4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哺乳动物输卵管的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实验选用15例繁殖期健康成年母牦牛,运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生殖周期中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与其它家畜相似。粘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基细胞和栓细胞。分泌细胞项部可见突起,突起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突起中不含核,突起矮而钝圆,分泌细胞胞质的核上区和突起中可见PAS反应阳性的分泌颗粒;另一种突起中含核,突起高但无PAS反应阳性分泌颗粒。 2.首次观察到牦牛发情期输卵管上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分泌细胞的变化。卵泡期,牦牛输卵管各部分泌细胞顶部钝圆,突向于管腔,突起中不含核,细质核上区存在大量PAS反应阳性的分泌颗粒,以壶腹部最多,峡部最少;黄体期,漏斗部和壶腹部分泌颗粒显著减少,分泌细胞项部显著突起,突起中含核,而峡部分泌颗粒变化不显著,细胞突起不明显。 3.牦牛妊娠期输卵管漏斗部分泌细胞的突起呈现两种类型,即含核和不含核,但突起的程度较低,分泌颗粒的数量较少;壶腹部分泌细胞顶部仅见不含核的突起,细胞中含大量PAS反应阳性颗粒;峡部分泌细胞项部无突起,细胞内亦无分泌颗粒。输卵管各部上皮中纤毛细胞胞核呈空泡状。

著录项

  • 作者

    谭娟;

  •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 学科 基础兽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崔燕;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3.85;
  • 关键词

    牦牛; 输卵管组织结构; 生殖周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