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曹寅诗歌研究
【6h】

曹寅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曹寅(1658-1712),字子清,一字幼清,号楝亭,办号荔轩,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作为康熙年问著名的诗人、词人、曲家、藏书家,在清代文学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江南文学发展史上,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今存《楝亭集》包括诗钞八卷、诗别集四卷、词钞一卷、词钞别集一卷、文钞一卷。曹寅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有1200多首。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诗人的时代背景与生平。曹寅生活的时代正是清初康熙统治时期,他目睹了康熙王朝的初创、上升的过程。对康熙朝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上的观照是研究曹寅其人的首要问题。本章从曹寅所处的时代、家世入手,简要地回顾了曹寅短暂而复杂的一生,有助于我们了解曹寅其人其诗。
   第二章:曹寅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共分为三类:情深意重的酬应诗、寄情江南的写景诗以及折射心灵世界的咏物诗。
   第三章:曹寅诗歌意象探微。第一节写曹寅诗歌中的梅意象。作者一生喜花草重观赏,笔下的植物意象特别多,尤以梅为胜。曹寅《咏花信二十四首》和《题画》中都有专写梅花的诗,足见作者喜爱程度之甚。曹寅把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对友人、亲人的感情都含蕴在梅花这个意象当中,梅于是也就成了自己情感寄托和交流的对象。第二节写曹寅诗歌中的竹意象。诗人长期居住的寓所内都是栽有竹子的,而且他时常移竹并以此为趣,他在作品中极力抒发爱竹之情。因此,对竹意象特征的解读是把握曹寅诗歌的一个重要关节点。风中翠竹,孤竹空间,反映出曹寅脱俗的人格情趣和追求平静、略带孤寂的幽人个性。第二节写曹寅诗歌中的酒意象。自古以来,酒这个意象就没有离开过文人墨客的笔端。诗人们爱酒不单单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更是追求一种意境,因为品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者追慕魏晋文入尤其是竹林七贤那样的风度和尘活方式,一生都在饮酒中度过,即追求“酣”与“狂”。
   第四章:曾寅诗歌典故述沦。用典是曹寅诗歌的又一个重要艺术特征。他的诗歌善于用典,信手拈来,达到了用典丰富、贴切、尘动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精神。
   总之,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作为有着特殊身份的官员诗人曹寅,在诗歌创作中,巧妙地运用意象和典故,形成了独辟蹊径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虽然他的诗歌还称不上清代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但是他的诗歌创作数量颇为可观,意象丰富,用典贴切,意境深邃,影响深远,可以说是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完美结合的又一个典范。曹寅诗歌艺术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中一笔丰富的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