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探究
【6h】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第2章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变迁

2.1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原因

2.1.1 商业气氛裹挟下的西江苗寨

2.1.2 苗族当地市场经济繁荣下传统手工艺的分化

2.1.3 苗族传统服饰的变迁

2.2 如何看待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2.2.1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2.2.2 政府政策的审慎与平衡

2.2.3 设计介入的必要性

第3章 苗族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共生关系的分类

3.1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外在显现

3.1.1 “百苗百装”

3.1.2 苗族传统服装观念

3.2 服装共生关系的分类依据

3.3 共生关系的分类

3.3.1 作为宗教信仰的苗族服饰

3.3.2 作为旅游商品的苗族服饰的现代化

3.2.3 作为时尚消费品的现代服装设计

3.2.4 作为设计师作品的现代服装设计

第4章 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共生关系

4.1 共生关系的界定

4.2 共生关系的设计原则

4.2.1 时代性

4.2.2 创造力

4.2.3 现代工艺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

4.2.4 装饰与极简的博弈

4.2.5 情感化设计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资本的自发流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互联网等科技力量使得资本流通与大众传媒打破过去种种的限制。资本驱动下的设计同质化现象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后遗症”。如何在促进现代化的同时,通过因地制宜的本土设计来保留地区或民族间差异性的文化则是当今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本土化设计对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是和全球同质化现象抗衡的有效手段。
  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进程中,苗族服饰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导致其传统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失语”。逐利者为尽快攫取利润而将大量缺失文化内涵、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看似繁荣与完善的绣片市场却加速了传统老绣片倒卖与流失。传统手工艺行业在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迅速走向没落,且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苗族传统服饰可视为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通过传统苗族服饰在当代的存在状态,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出现了令人堪忧的发展与传续问题。
  本文着力于对现代服装设计与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共生关系的研究。一方面,通过不同的着装目的与场合,对共生关系进行区别与分类。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日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方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设计原则,使二者的共生关系在物理品质和文化品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并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契合现代审美品味的大众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