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人工周期辨治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6h】

中药人工周期辨治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方法

1.临床病例资料

2.临床研究方法

3.分组及治疗方法

4.疗效判定及观测指标

5.安全性检测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一般资料分析

2.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西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认识

3.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4.中药人工周期组方分析

5.西药组方分析

6.治疗结果的分析

7.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在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评价中药人工周期在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改善子宫内膜及血清孕酮(P)值等方面的有效性,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孕早期流产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副作用的可能性及有效性。
   方法:收集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中医辨证为肾虚型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A组:中药人工周期组;B组:西药组(氯米芬+地屈孕酮)。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妊娠率、流产率情况,包括卵泡发育、排卵、血清孕酮(P)值、子宫内膜以及舌脉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1.三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A组与B组患者在妊娠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流产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未妊娠者,三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A、B两组患者卵泡发育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改善排卵、P值、子宫内膜情况及改善BBT方面,两组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与治疗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进行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A、B组在妊娠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是A组在临床疗效方面要优于B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照,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A组要优于B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通过中药人工周期辨证治疗可以提高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帮助卵泡发育、诱发排卵、改善子宫内膜、P值、BBT,以及患者的中医症候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