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按摩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6h】

穴位按摩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认识

1.1 高血压与失眠的关系

1.2 失眠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

2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认识

2.1 传统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2.2 传统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2.3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认识

2.4 传统医学对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认识

3 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治疗

3.1 药物疗法

3.2 非药物疗法

4 穴位按摩的治疗作用

4.1 穴位按摩的作用效果

4.2 穴位按摩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原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剔除与脱落标准

1.4 样本例数

1.5 分组情况

2 干预措施

2.1 常规治疗与健康宣教

2.2 穴位按摩疗法

3 资料收集

3.1 基线资料

3.2 评价指标

4 试验过程

4.1 预试验

4.2 正式试验

5 统计学处理

5.1 试验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5.2 评价指标比较

6 质量控制

6.1 规范干预和指标评估

6.2 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倚

6.3 提高患者依从性

6.4 干扰因素的控制

7 伦理考虑

7.1 自愿原则

7.2 保密原则

7.3 公平回报原则

8 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患者试验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的基线评估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试验前病程、用药及合并症情况比较

2.3 试验前睡眠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2.4 试验期间药物使用种类比较

2.5 试验前患者PSQI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2.6 试验前患者血压值比较

3 研究结果评估

3.1 PSQI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试验后失眠疗效比较

3.4 血压比较

讨论

1 基本资料分析

1.1 一般情况

1.2 血压情况

1.3 睡眠情况

2 试验期间穴位按摩情况分析

3 穴位按摩对痰热内扰型高血压伴失眠的疗效分析

3.1 穴位按摩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3.2 穴位按摩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

3.3 穴位按摩可改善患者收缩压值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痰热内扰型失眠中医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中医症状及血压的改善作用,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方法:
  根据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80例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与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外加神门、丰隆、足三里的穴位按摩,每日2次,每次30min,干预4周,记录试验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
  结果:
  1.基线比较
  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临床资料(病史、用药情况、合并症等)和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午休、饮酒、焦虑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两组患者的血压、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两组患者每周的降压药及安眠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
  (1)组内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较试验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这6个维度试验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这4个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1)组内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睡眠不实、头晕目眩、心烦、痰多、胸闷脘痞、口苦6个方面试验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睡眠不实、心烦、痰多3个方面试验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组间比较:试验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在睡眠不实、心烦、痰多、胸闷脘痞、口苦5个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
  4.疗效评价
  试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失眠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血压
  在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主效应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分组效应与时间效应有交互作用(P<0.01),说明两组患者的SBP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且降低程度不同。
  在时间因素主效应下,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分组效应及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DBP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但无法看出两组的降低情况是否有差异。
  结论:
  1.对神门、丰隆、足三里进行穴位按摩能改善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且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4个维度作用明显。
  2.对神门、丰隆、足三里进行穴位按摩能改善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中医症状,且在睡眠不实、心烦、痰多、胸闷脘痞、口苦5个方面作用明显。
  3.对神门、丰隆、足三里进行穴位按摩能改善痰热内扰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收缩压,改善睡眠可以协助控制血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