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循毒蛇伤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与血清MMP-9、sICAM-1水平的相关研究
【6h】

血循毒蛇伤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与血清MMP-9、sICAM-1水平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分组

1.1 一般资料

1.2 分组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毒蛇咬伤的诊断标准

2.2 肿胀的分度标准

2.3 纳入标准

3.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4 血循毒蛇伤患者血清MMP-9与sICAM-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2.1 血循毒蛇伤致肢体肿胀的可能原因

2.2 血循毒蛇伤合并患肢肿胀的处理

3.2 血清MMP-9在各组中的表达

5 血循毒蛇伤肢体肿胀程度与血清MMP-9、sICAM-1含量的相关分析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6.1 创新点

6.2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血循毒蛇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Iloproteinase-9,MMP-9)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t-1,sICAM-1)的浓度,探讨肢体肿胀程度与血清MMP-9、sICAM-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MMP-9、sICAM-1激活在血循毒蛇伤肢体肿胀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共90例,入选病人均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和蛇伤科收治的血循毒蛇伤患者,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毒蛇咬伤中毒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4.16+11.92岁。咬伤至就诊时间均小于12小时。根据咬伤局部肢体肿胀程度将血循毒蛇伤患者分为轻度肿胀组(35例)、中度肿胀组(41例)和重度肿胀组(14例)。其中竹叶青蛇咬伤者40例,烙铁头蛇咬伤者26例,五步蛇咬伤者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病例组90例血循毒蛇伤患者与对照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患者血清MMP-9和sICAM-1浓度,使用统计软件比较各组间指标的浓度差异及与肢体肿胀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比较:血循毒蛇伤患者血清中MMP-9、sICAM-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蛇种间的比较:血清MMP-9、sICAM-1二者含量在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和五步蛇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间进行比较后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3、不同程度肿胀组血清MMP-9、sICAM-1水平比较:重度肿胀组血清MMP-9、sICAM-1水平均高于轻、中度肿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且中度肿胀组血清MMP-9、sICAM-1水平高于轻度肿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4、血循毒蛇伤患者血清MMP-9、siCAM-1水平的相关性:血清MMP-9和siCAM-1水平有直线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4(p=0.00<0.05)、1.0(p=0.00<0.05)。5、肿胀相关的比较:根据Spearman检验相关性分析提示MMP-9、siCAM-1含量与肢体肿胀程度(r=0.917,0.823,p<0.05)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
  结论:1、血循毒蛇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均可表达MMP-9、sICAM-1,血循毒蛇伤患者早期血清MMP-9、sICAM-1的含量升高;2、血清MMP-9、sICAM-1的水平在不同血循毒蛇伤患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且两者的含量呈正相关;3、血清MMP-9、sICAM-1浓度根据不同肿胀程度的血循毒蛇伤患者的分组逐步升高,且呈现正相关,其水平可作为预测血循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但二者的表达在蛇伤肢体肿胀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