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冷冻消融时间对兔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6h】

不同冷冻消融时间对兔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溶液配制

1.4 主要实验设备

2.2 造模

2.3 冷冻消融治疗过程

2.4 取材及预处理步骤

2.5 HE染色步骤

2.6 气管肉芽组织厚度测量

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步骤

2.8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PCR)操作步骤

2.9 TGF-β1平均光密度值的测定

2.10 IL-6、TGF-β1、CD34 mRNA相对表达量(RQ值)的测定

2.11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光镜下气管黏膜下层的厚度

2 TGF-β1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

3 RT-qPCR检测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采用尼龙刷刷擦局部气管环部建立气管上皮损伤后肉芽组织增生的模型,探讨不同冷冻消融时间对气道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选择最佳冷冻治疗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从40只新西兰大白兔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出8只兔作为假手术组(S组),剩余为模型对照组。其中,S组只予气管横切,模型对照组则气管切开后用尼龙刷刷擦局部气管环部建立兔气道狭窄模型。建模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模型兔平均分为M组、冷冻30sec组(A组)、冷冻1min组(B组)和冷冻2min组(C组),分别对A组、B组、C组行30sec、1min、2min冷冻消融治疗。治疗后1周收集所有兔气管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HE)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气管黏膜下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气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qPCR)检测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4的表达变化。
  结果:
  (1)S组、M组、A组、B组、C组气管黏膜下层厚度分别为(0.20±0.07)mm、(0.77±0.28)mm、(0.44±0.13)mm、(0.87±0.10)mm、(0.55±0.18)mm,由结果可知,M组气管黏膜下层厚度明显大于S组、A组与C组(P<0.05),B组与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冷冻治疗组中,A组黏膜下层厚度明显低于B组和C组,且B组的气管黏膜下层厚度最高,A组、B组与C组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组、M组、A组、B组、C组气管肉芽组织TGF-β1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42±0.01、0.50±0.01、0.43±0.01、0.49±0.01、0.48±0.01,M组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S组、A组、C组(P<0.05),A组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B组、C组(P<0.05),B组与M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TGF-β1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S、M、A、B、C组TGF-β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5±0.12、6.45±0.31、2.38±0.10、18.19±0.73、12.61±2.14; IL-6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4±0.09、3.89±0.31、1.08±0.10、2.68±0.11、1.24±0.17;CD34 mRNA表达量分别为1.16±0.16、7.37±0.69、2.09±0.10、12.72±0.96、4.92±0.90;根据结果可知,M组TGF-β1、IL-6和CD34的mRNA表达均
  (4)明显高于S组、A组、C组(P<0.05);M组IL-6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但M组TGF-β1和CD34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A组CD34、TGF-β1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与C组IL-6的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F-β1、IL-6和CD34的mRNA表达均高于A组和C组(P<0.05)。
  结论:冷冻消融治疗对气道肉芽组织增生确有抑制作用,以每次30sec的冷冻消融治疗效果最佳,冷冻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IL-6、CD34的表达而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