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内插管副反应的剂量和给药时机的比较
【6h】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内插管副反应的剂量和给药时机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正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并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副反应上的剂量、给药时机及效果。 方法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病人135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2μg/kg、3g/kg、4μg/kg)、舒芬太尼组(S组,0.2μg/kg、0.3μg/kg、0.4μg/kg)、瑞芬太尼组(R组,1μg/kg、1.5μg/kg、2μg/kg),共9组,每组15例。各组诱导给药顺序如下:F组:0min咪达唑仑0.3mg/kgS组:0min咪达唑仑0.3mg/kg1min芬太尼1min舒芬太尼2min异丙酚1mg/kg4min异丙酚1mg/kg3min罗库溴铵0.6mg/kg5min罗库溴铵0.6mg/kg4min异丙酚0.5mg/kg6min异丙酚0.5mg/kg5min气管内插管7min气管内插管R组:0min咪达唑仑0.3mg/kg1min异丙酚1mg/kg2min罗库溴铵0.6mg/kg3min瑞芬太尼+异丙酚0.5mg/kg4.5min气管内插管 观察诱导前1min、插管前1min、插管后1min、2min、3min、4min、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心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 结果MAP:除R1组外,其余各组麻醉诱导后MAP值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气管插管后均有回升,但均未超出基础值水平,其中R2和R3组MAP仍低于基础值(P<0.05)。HR:各组麻醉诱导后,除S2组HR丛79±7降至71±7(P<0.05)外,余各组HR均无显著性变化。气管插管后,各组HR均有轻度升高,但只有S2组显著性地高于基础值水平(从79±7升至87±6,P<0.05),余与基础值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差异。CI:麻醉诱导后各组CI均有轻度降低,但并未构成显著性差异。气管插管后,除R3组明显低于基础值水平(P<0.05)外,余各组均无明显变化。SVRI:麻醉诱导后各组SVRI均有轻度下降,但只有F2组构成显著性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1min时较麻醉诱导后各组SVRI又有明显上升(P<0.05),但均未与基础值构成显著性差异。 讨论麻醉后MAP、CI和SVRI轻度下降是正常现象。插管后MAP、HR、SVRI有轻度回升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并没有超出基础水平。所以各组对气管内插管的心血管副反应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相比之下,选择合理的给药时机则更为重要,按所选麻醉药物的达峰时间安排合理的给药顺序和间隔,在各麻醉药物达到峰浓度时进行气管内插管,使得各药能发挥最大的药效,抑制气管内插管的效应达到最大,从而保证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期间更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结论按本研究采用的给药顺序,使得在各药同时达到峰浓度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合理的给药时机的选择比选用何种阿片类药物和何种剂量更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