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通道呈现方式下的汉英语义启动研究
【6h】

跨通道呈现方式下的汉英语义启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双语表征的理论模型

1.1单词联想模型和概念中介模型

1.2非对称性模型

2.双语的脑机制研究

2.1关于双语脑机制的争论

2.2影响双语脑机制的因素

2.3汉英两种语言加工导致的大脑形态学差异

3.语音在语义通达中的作用

4.汉英双语的语义启动研究

4.1语义启动效应

4.2 N400与语义启动效应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1.问题提出

2.研究意义

3.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实验方法

1.被试

2.刺激材料

3.实验程序

4.EEG记录

5.数据分析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

1.行为结果

2.脑电结果

2.1语言内和语言间刺激类型的比较

2.2汉英两种语言对汉语启动的ERPs

2.3汉英两种语言对英语启动的ERPs

第五部分:讨论部分

第六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指导语

附录2:实验材料举例

附录3: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和第二语言的知识表征问题成为语言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在该问题上尚存在大量争议。本研究采用了听觉呈现启动刺激、视觉呈现目标刺激的方式,对不同语言的词汇进行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的搭配,探讨中国非熟练汉英双语者的语言表征问题。 本研究以12名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在L1-L2(启动刺激为汉语,目标刺激为英语)、L2-L1、L1-L1、L2-L2四种条件下采用ERP技术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语义启动情况。 在语言内和语言间刺激类型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语言内相关条件下的ERP波形走向更正,语言间L1-L1条件下的语义启动效应显著。汉英两种语言对汉语的启动作用比较中,语义关系的显著性差异发生在150-250ms和250-400ms两个时段,而语言刺激的类型差异并不显著。汉英两种语言对英语的启动作用比较中,250-400ms发现了语义关系的显著差异,并且不同语言刺激类型之间差异显著。语义无关条件比语义相关条件N4OO的走向更负,目标刺激为英语的条件LPC产生较大的正向漂移。顶区和额区在语义加工过程中活动明显。 本研究认为,不同语言刺激类型产生了不同的语义提取环境和加工难度,语义相关条件是否能够促进目标词的加工取决于被试对启动刺激的识别和加工程度.并且,中国晚期双语者是一个双语者群体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应当进行特殊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