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检测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的可视芯片的制备和应用
【6h】

检测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的可视芯片的制备和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病毒病及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

1.1.1 植物病毒病简介

1.1.2 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

1.1.3.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4. 可视芯片技术与病毒检测

1.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毒源采集及材料取样

2.1.2. 指示植物检测

2.1.3. 菌株和质料

2.1.4. 引物及探针

2.1.5. 可视芯片

2.2. 实验试剂

2.2.1. 酶和生化试剂

2.2.2. 实验试剂的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汁液摩擦接种

2.3.2. 采集植物的ELISA检测

2.3.3. 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

2.3.4.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3.5.多重RT-PCR

2.3.6. 单重和多重PCR灵敏度试验

2.3.7.可视芯片的制作及应用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指示植物检测结果

3.2. 血清学检测结果

3.3. 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

3.4.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3.4.1. 目的基因的PCR结果

3.4.2. 目的基因的酶切鉴定结果

3.4.3. 目的基因的PCR鉴定结果

3.4.4. 测序结果分析

3.5. 多重RT-PCR

3.6. 单重和多重PCR灵敏度试验

3.7. 芯片检测

3.7.1. 芯片最佳杂交条件的确定

3.7.2. 用可视芯片分别来检测七种植物病毒

3.7.3 用可视芯片同时来检测七种植物病毒

3.7.4. 用可视芯片来检测感病植株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会受到病毒侵染而引起病毒病,几乎每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都受到几种甚至十几种病毒的危害,近几年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及芜菁花叶病毒造成许多蔬菜品种减产或绝产。随着生态条件的改变和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病毒种类有逐渐增多,危害逐渐加重的趋势。植物病毒虽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但专化性并不强,往往一种病毒可寄生在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上,常常发生复合侵染,因此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发高通量、快速、灵敏、规范化的检测体系是病毒检测发展的必然方向。 本研究通过指示植物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法、PCR等方法对TMV,CMV,PVX,PVY,WMV,ZYMV,TuMV这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重RT-PCR体系同时检测这几种病毒,再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视芯片的检测体系。并对这几种方法在病毒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快速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可视芯片体系能够同时快速检测这七种病毒,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本项目使用的这种可视芯片无需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等来检测荧光信号,用肉眼即可看到实验结果,大大节省了时间及经济成本,并且这种芯片是以PCR的产物的特异性序列来做的探针,所以它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都相当的高。目前,还尚且没有人用这种芯片来检测植物病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