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6h】

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概述

2.1 政策性住房融资产生的背景

2.2 政策性住房融资特性

2.3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现状

第3章 政策性住房融资理论研究

3.1国外有关政策性住房的理论研究

3.2国内有关政策性住房融资的理论研究

第4章 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融资现状及问题

4.1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回顾

4.2 北京市政策性住房供需分析

4.3 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融资现状

4.4 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融资存在的问题

第5章 相关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或地区政策性住房项目融资经验

5.2我国商品性住宅融资模式经验借鉴

第6章 构建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

6.1构建以公积金为主、住房储蓄、资本市场融资为辅的多元化储蓄融资模式

6.2 引入BOT、PPP融资模式扩宽政策性住房融资渠道

第7章 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的建议

7.1建立适应政策性住房建设融资模式的管理体制

7.2适当培育政府企业上市融资

7.3完善政策性住房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7.4尽快建立我国住房融资监管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政策性住房分为两类:保障性住房以及政策性租赁房。其中,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指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障的过程中,对特定人群(中低收入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且具备一定建造标准、销售或租赁价格低廉的住房,具体有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和政策性租赁租房四种模式。政策性住房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机制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我国中低收入家庭占城镇居民家庭的为70%以上,完善政策性住房融资体系,加快政策性住房建设,是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重要条件。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体系的目标是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2010年8月,住建部发表《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作用。2005年开始全国大中城市出现了住宅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与支付能力严重背离,供求矛盾不断激化,增加政策性住房供应成为化解矛盾的钥匙。然而由于政策性住房融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金融支持机构单一,信用补充、市场流动和直接融资方面缺乏相应的支持主体和支持政策,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关键因素。为了增加政策性住房供给,弥补市场缺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住房融资体系。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政策性住房融资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分析政策性住房的特点以及融资现状;第三部分研究国内外政策性住房融资理论以及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是以北京市为例,依次分析北京市政策性住房的供需现状,各个融资渠道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支持现状。住房公积金贷款和财政性建设资金是融资的两个端点,银行贷款是辅助,阐述这几个途径在北京市的运作模式,总结出北京市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国外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和商品房融资机制进行经验总结;第六部分提出建立以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主、商业银行贷款为辅,BOT、PPP融资模式为补充的多元化住房融资模式。最后,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政策性住房融资的远期发展,以供继续探讨。
  本文从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现实出发,梳理国内外有关政策性住房融资的理论,分析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的渠道、结构与风险,借鉴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融资经验,创新我国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住房融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