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商业贿赂法律制度的完善
【6h】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商业贿赂法律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商业贿赂的危害

1.1 商业贿赂的政治危害

1.2 商业贿赂的经济危害

1.3 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

1.4 商业贿赂的隐藏性

2 我国与国外禁止商业贿赂立法分析

2.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模式概述

2.2 我国禁止商业贿赂立法分析

2.3 联合国和代表性国家禁止商业贿赂立法概况

2.4 国外禁止商业贿赂立法的借鉴意义

3 商业贿赂概念的重新界定

3.1 我国现行法律中商业贿赂的概念

3.2 我国经济法领域关于商业贿赂概念的主要观点

3.3 国外商业贿赂的概念

3.4 商业贿赂中“商业”的界定

3.5 本文对商业贿赂概念的界定

4 商业贿赂中的主体

4.1 行贿主体

4.2 受贿主体

5 商业贿赂行为

5.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不足

5.2 完善商业贿赂行为相关规定

6 商业贿赂的行政责任

6.1 《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责任设定不够合理

6.2 完善行政责任设定

7 商业贿赂的民事责任

7.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民事责任的规定不足

7.2 商业贿赂民事责任的完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为视角,对完善禁止商业贿赂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在商业贿赂的概念、商业贿赂中的主体、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详细阐述。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商业贿赂的政治危害、经济危害、社会危害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二部分对我国和国外禁止商业贿赂立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商业贿赂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第四部分对商业贿赂中的主体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现行法律存在的不足,对具体界定行贿主体和受贿主体提出了立法建议。第五部分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并对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六部分首先分析了现行法律在设定行政责任方面的不合理之处,分别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执法手段的完善和行政处罚的完善等三个方面对商业贿赂的行政责任进行了探讨。第七部分在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商业贿赂民事责任规定的基础上,从责任方式、请求权主体、赔偿范围等三个方面对完善商业贿赂的民事责任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