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系列重组动因与协同效应研究
【6h】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系列重组动因与协同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基本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基本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重组的概念

2.2 重组动因理论

2.2.1 效率理论

2.2.2 协同动因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多样化经营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价值低估理论

2.3 协同效应理论

2.3.1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2.3.2 管理协同效应理论

2.3.3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2.3.4 无形资产协同效应理论

3 中石化集团系列重组概述

3.1 上海石化重组

3.2 中国石化重组

3.3 关联企业重组

3.4 炼化工程重组

3.5 仪征化纤重组

3.6 销售公司重组

4 中石化集团系列重组动因与效应分析

4.1 开拓资源

4.2 融资动因与财务协同效应

4.3 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动因与财务协同效应

4.4 合理避税动因与财务协同效应

4.5 取得市场优势动因与经营协同效应

4.6 完善价值链,整合资源动因与经营协同效应

4.7 分享彼此营销网络动因与经营协同效应

4.8 纵向一体化动因与经营协同效应

4.9 优质资源互补动因与经营协同效应

4.10 管理协同

5 启示与建议

5.1 启示

5.1.1 重视重组前的筹划准备

5.1.2 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的模式符合市场竞争规律

5.1.3 为激发出更多的协同价值选择符合自身战略部署的目标企业

5.1.4 重新理解互联网时代下零售的内涵有助于制定未来竞争策略

5.2 建议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司重组究其实质就是按照市场的规律将公司原来的各类资源要素重新组合,使其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的自主性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来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中石化集团作为一家大型能源化工公司,自1998年分家,2000年开始正式涉足到资本市场,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靠强大的资金支持完成了上下游业务的拓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地位,其发展模式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
  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重组动因与协同效应经典理论,有针对性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运用于研究企业重组动因与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结合对该公司国内外系列重组事件的梳理,重点选择系列重组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运用理论框架从新的视角定性分析企业实施重组前的战略动机以及协同价值。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与可供未来企业进行重组实现协同价值的参考建议。
  本篇论文是站在重组企业的角度,从重组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以实现协同效应的视角分析中石化集团系列重组事件,明确企业进行重组的目的是根据可持续发展需求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组模式与目标企业,在国际油品市场前景不乐观的形势下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主要靠加工制造创造价值转向主要靠技术创新和服务增加价值,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石油企业未来制定重组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