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W县养老机构的服务升级与社工介入研究——以A敬老院为例
【6h】

W县养老机构的服务升级与社工介入研究——以A敬老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畴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养老机构的研究

1.3.2 关于机构养老人群服务需求的研究

1.3.3 关于社工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W县养老机构的概况及其服务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W县养老机构及A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2.1.1 W县养老机构的总体情况

2.1.2 A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2.2 相关理论与养老服务

2.2.1 增权理论与养老服务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与养老服务

2.2.3 符号互动论与养老服务

3 A敬老院的养老服务状况描述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描述

3.1.1 提供七大类二十多小项服务内容

3.1.2 总体服务内容的平均满意度未超过75%

3.1.3 服务内容和水平与老年入需求还有差异

3.2 服务中的问题

3.2.1 生活照护服务问题分析

3.2.2 医疗保健服务问题分析

3.2.3 精神慰藉服务问题分析

3.3 问题产生的原因

3.3.1 管理官僚化,对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

3.3.2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项目待丰富

3.3.3 服务人员不稳定,服务质量待提高

4 从社工角度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的思路建议

4.1 政府层面

4.1.1 转变政府工作角色,变考核主体为服务监督主体

4.1.2 立足本土制定政策,开发养老机构的社工岗位

4.2 养老机构层面

4.2.1 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4.2.2 科学考评管理人员。实行流动退出机制

4.2.3 发展敬老院庭院经济,实现发展长效化

4.3 社会工作层面

4.3.1 邀请社工专业志愿者,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

4.3.2 为老年群体增权,刺激机构服务提升

4.3.3 树立家庭思维,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率的加快,以及越来越多的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国内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渐渐不再是以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出现。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养老机构逐渐实现转型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养老机构缺乏专业化的弊端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养老机构的服务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笔者发现W县养老状况既存在整个国家所面临的共性养老问题,又有着W县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受W县经济和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W县养老机构的转型发展程度离民政部在1984年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当地有大量青壮年外出工作,使得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渐渐不再适应当地居民的养老需求,这就为养老机构提供了大量潜在的服务对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W县养老机构的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由于养老机构获得外部环境支持有限,它的机构和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
  A敬老院作为W县唯一一家民政局下属的具有有养老功能的福利机构,为适应当地养老形势的变化,由过去单纯接受符合国家政策的“三无”老人养老逐渐向社会开放,接受少量自费入院养老的老年人。但W县的养老资源明显与当地居民的养老需求不匹配,并且W县敬老院的养老模式仍然是侧重物质赡养,对老年人的其他方面的照顾慰藉缺少关注。为了助力W县的养老机构转型发展,使当地的老年人能有一个更好的晚年生活环境,笔者进入W县敬老院进行田野调查,并重点研究了W县养老机构在服务提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社工介入W县养老服务的可行性以及介入的方式,力求为W县养老机构服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