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月坛街道敬老院为例
【6h】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月坛街道敬老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养老机构

2.1.2 机构养老

2.1.3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2.2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依据

2.2.1 福利多元主义

2.2.2 “政府失灵’’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2.4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北京月坛街道敬老院个案分析

3.1 个案选择的原因

3.1.1 北京市的机构养老问题极具代表性

3.1.2 月坛街道敬老院的“公办民营”模式具有典型性

3.2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的成立过程和基本情况

3.2.1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的成立过程

3.2.2 月坛街道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3.3 “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3.3.1 “月坛公办民营”模式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3.2 “月坛公办民营”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3.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SWOT分析

3.4.1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优势

3.4.2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劣势

3.4.3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机会

3.4.4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挑战

3.4.5 月坛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模式的推广价值及推广障碍

4 完善我国“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

4.1 政府应大力培养和扶植养老非营利性组织

4.2 完善“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监管体系

4.3 健全“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模式相关法律法规

4.4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4.5 大力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4.6 规范“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资格

4.7 促进民营方优化细化养老服务

5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失独家庭,空巢家庭,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日益增多,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已经逐渐弱化,更需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而机构养老服务地位日益重要,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人们的养老选择,但主流的公办公营和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的机构养老需求。“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备受推崇的尝试和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笔者以福利多元主义、政府失灵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做为理论支撑,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北京市一家典型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月坛街道敬老院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这家敬老院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1)“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存在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推广:有利于促使政府政事分开;有利于民营组织发展的壮大,有利于老人享受专业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有利于入住老人家庭幸福和谐。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幅社区内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为一体的老年人养老的美好蓝图,是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2)在实践中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政府方面:服务监管不够,缺乏照顾“三无”、“失独”等弱势老年群体机制,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等;民营方面:专业护理人员短缺,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缺失,对老人入住资格的标准设置不合理;社区方面:部分不享受服务的社区居民存在排斥心理和行为。(3)为完善我国“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大力培养和扶植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办民营”模式;完善“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监管体系;健全“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模式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大力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资格;促进民营方优化细化养老服务。“公办民营”机构养老服务模式是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趋势,希望政府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为中国的老年人带来专业、实惠、人性的养老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