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研究
【6h】

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4.1 研究方法创新

1.4.2 研究视角和内容创新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投资学理论

2.1.1 宏观经济周期与政府调控

2.1.2 行业周期与波特五力模型

2.1.3 公司竞争力与财务分析

2.2 现代企业价值理论

2.2.1 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

2.2.2 MM理论与均衡理论

2.2.3 拉帕波特的股东价值理论

2.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理论

2.3.1 市场法

2.3.2 收益法

2.3.3 资产基础法

3 宏观经济视角下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理论分析

3.1 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的特点与难点

3.1.1 金融业特殊性造成的估值问题

3.1.2 评估方法应用于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的局限性

3.2 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业估值影响机理分析

3.2.1 宏观经济综合指标方面

3.2.2 价格水平指标方面

3.2.3 国内贸易指标方面

3.2.4 对外经济指标方面

3.2.5 金融类指标方面

3.2.6 工业类指标方面

3.2.7 财政类指标方面

3.2.8 影响机理分析小结

4 宏观经济视角下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实证分析

4.1 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业上市公司股价指数的影响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描述性统计

4.1.3 实证分析

4.1.4 实证结论

4.2 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业上市公司价值比率的影响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实证分析

4.2.4 实证结论

4.3 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业上市公司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描述性统计

4.3.3 实证分析

4.3.4 实证结论

5 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方法完善建议

5.1 对市场法应用的完善建议

5.1.1 价值比率的计算

5.1.2 差异项的调整

5.2 对收益法应用的完善建议

5.2.1 收益额的预测

5.2.2 贝塔系数的选定

5.2.3 不确定性分析工具的使用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金融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A股市场中盈利能力最强的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对金融业企业估值的客观需求不断增加。但金融业企业所具有的周期性特征,使其价值更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估值难度进一步加大,由此导致评估实践中企业价值过度高估或低估问题层出不穷,该问题也日益受到金融业监管者、金融机构执业者和外部投资者关注。
  鉴于目前对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业企业估值问题研究相对有限,本文以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业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并在定量建模基础上,结合市场法和收益法相关参数确定问题,提出其在金融业企业估值应用中的完善建议。研究认为,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业上市公司股价指数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宏观经济因素与金融业上市公司价值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因素与金融业上市公司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关于价值比率和系统性风险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可进一步用于完善金融业企业估值中市场法、收益法的相关参数的确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