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都市圈住宅地价扩散机理及其实证研究——以“环首都经济圈”为例
【6h】

都市圈住宅地价扩散机理及其实证研究——以“环首都经济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序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区位与地价理论

2.2.2 经济溢出的相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发展扩散的相关研究

2.3.2 土地增值的相关研究

2.3.3 地价梯度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地价扩散机制、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价扩散的动力机制

3.1.1 投资动力机制

3.1.2 需求动力机制

3.1.3 效益动力机制

3.2 地价扩散的路径分析

3.2.1 邻里式扩散

3.2.2 点-轴式扩散

3.2.3 跳跃式扩散

3.3 地价扩散的影响因素

3.3.1 地价差

3.3.2 扩散路径

3.3.3 吸收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地价扩散强度评价理论模型

4.1 关于扩散测度的相关研究

4.1.1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的测度方法

4.1.2 基于凯尼尔斯模型的测度方法

4.1.3 基于傅里叶定律的测度方法

4.1.4 其它测度方法

4.2 地价扩散强度评价指标体系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1 地价差指标

4.2.2 扩散路径指标

4.2.3 吸收能力指标

4.3 地价扩散强度评价模型构建

4.3.1 地价梯度估算模型

4.3.2 主成分分析法(PCA)

4.3.3 因子分析法

5 “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特征与土地、住房市场发育

5.1 “环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

5.2 “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特征

5.2.1 “虹吸效应”的受害者

5.2.2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5.2.3 机遇与挑战并存

5.3 “环首都经济圈”土地、住房市场状况

5.3.1 土地市场

5.3.2 住房市场

5.4 本章小结

6 “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6.1 数据来源及描述

6.2 基于地统计学的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6.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6.2.2 空间插值

6.2.3 结果分析

6.3 基于地价梯度的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6.3.1 修正的特征价格模型

6.3.2 价格梯度估算

6.3.3 价格梯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扩散强度评价

7.1 数据来源和标准化处理

7.1.1 数据来源

7.1.2 标准化处理

7.2 “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扩散强度评价

7.2.1 扩散能力评价

7.2.2 吸收能力评价

7.2.3 扩散强度评价

7.3 “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扩散强度评价结果分析

7.3.1 扩散强度

7.3.2 扩散介质密度

7.3.3 吸收能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地价扩散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受到扩散地、扩散路径和扩散接受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地价扩散的研究较少,可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想的研究模型,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地价扩散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价扩散的机制、路径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地价扩散强度评价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状况,运用地统计学和地价梯度方法分析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价扩散强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作为“中心”的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区、市)的地价扩散强度。研究发现:投资、需求和效益是地价扩散的三大动力机制;扩散源对受扩散地区的地价扩散强度受地价差、扩散通道和受扩散地的发展状况三个方面的影响;北京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强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距离和通行能力对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存在显著的减缓作用。
  本文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解释,确定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章节主要内容的安排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综述了区位与地价的基本理论、经济溢出的相关理论、发展扩散的相关研究、土地增值的相关研究和地价梯度的相关研究。
  第三部分:地价扩散机制、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分析地价扩散的动力机制、扩散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地价扩散的因素。
  第四部分:地价扩散强度评价理论模型。首先介绍了几种扩散测度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地块扩散强度指标体系,最后构建了地块扩散强度评价模型。
  第五部分:“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特征与土地、住房市场发育。包括“环首都经济圈”基本情况介绍、经济发展特征,以及土地、房屋市场发育情况。
  第六部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分析。分别利用地统计方法和价格梯度方法对“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第七部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地价扩散强度评价与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北京市对“环首都经济圈”各县(区、市)的扩散强度,并进行对比分析。
  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和应用价值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