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阴谋与爱情》汉译本的比较和分析——以剧中人物米勒为例
【6h】

《阴谋与爱情》汉译本的比较和分析——以剧中人物米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理论

2.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2.1.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发展历史

2.1.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2.2.归化和异化

2.2.1归化翻译

2.2.2异化翻译

2.3. 概念义等值和附属义等值

2.3.1.概念义等值

2.3.2.附属义等值

第三章 《阴谋与爱情》汉译本对比和分析

3.1.词句翻译的对比和分析

3.1.1词语的对比和分析

3.1.2句子翻译的对比和分析

3.2.剧情逻辑的分析

3.2.1上下文逻辑

3.2.2常理逻辑

3.3.对文化差异处理的对比

3.3.1异域事物翻译的对比和分析

3.3.2含蓄语言处理方法的对比和分析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展开▼

摘要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一部五幕市民悲剧,深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和喜爱。剧中人物米勒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他的语言既充分体现出平民阶层的特色,又活灵活现地将米勒的性格表现出来:他的生活深为自己基督教信仰所影响;对妻子表现出极强的家长制作风,对女儿却表现出无限的父爱;封建等级观念极强;害怕权贵但当祸事临头并不屈服于权贵,表现出一定的反抗精神;热爱金钱等。 《阴谋与爱情》分别由张富岁在1934年、廖辅叔在1955年和杨武能在1993译成了汉语。本文试图以剧中人物米勒作为研究对象,以功能翻译理论、归化和异化等作为理论依据,对《阴谋与爱情》三个汉译本中米勒这个人物形象及其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和对比,以探索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 论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引言介绍选题的原因和目的。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翻译理论的介绍,包括功能翻译理论、归化和异化、概念义等值和附属义等值等;第二部分借助于所介绍的理论对《阴谋与爱情》三个汉译本米勒的语言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 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以知道三个译本都把一部德语名著成功的呈现给了汉语读者,都不失为好的译作。张富岁的译本因为成文较早,语言和当代有一定的差异,不过译文中仍有很多亮点。张的译文力求将原作忠实地呈现给汉语读者,译文形成过程中尽量多的考虑到了原作者的想法,同时对一些文化背景信息进行了解释;其译文无论在形式上还在内容上都对原文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和解释,而且对译文的形成考虑十分连贯,符合逻辑,读来很是顺畅。廖辅叔的译本也有很深的原作的烙印,对宗教背景的解释采用了脚注的形式。他的译文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文的模仿,受原文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句子结构形式方面,因此汉语读者读来不很适应;同时由于对原文的理解有误导致有几处的翻译错误。杨武能的译本相对于前二者更加自由,更注重于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成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因此对原文的增、删和解释之处有很多;同时有几处的汉语表达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理解是探求源语作品情节和艺术内容的过程;表达是将所理解的东西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也就是探求译入语表达形式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除了对原作的语言分析外,还要进行逻辑分析,很多时候单纯根据语言分析形成的译文会让人费解,这时必须对原作进行逻辑分析,包括上下文逻辑和常理逻辑等。只有语言上说得通、逻辑上也说得通时,才算理解正确。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在译入语基础上为原作艺术内容探求新的语言形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按对原文的理解,在译入语中选择适当的词和词组,对几种可能的译法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最后重新建构出一种译者本人认为最能再现自己对原作理解的新的语言形式。这种新的语言形式不仅要把原作品的信息而且把它的风格及原作者的意图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并为读者所接受,这样才会完成翻译任务,形成一篇好的译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