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
【6h】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

代理获取

目录

引 言

上篇:从融合到疏离

一、共名:在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话语下

二、疏离:与人道主义战争小说相逆的价值追求

(一)人性、人道光辉照耀下的西方战争小说

(二)英雄叙事遮蔽人性的中国战争小说

下篇:疏离的原因

一、战争文化传统的不同

二、政治文化语境的不同

三、作家文化心态的不同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二战"作为世界性的大事件,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作家不断地去表现、挖掘和提炼,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国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批评界对其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缺憾,只仅仅侧重于对战时抗日战争文学的研究,而没有把它作为大的整体独立地放在整个文学史中进行综合地观照与全面系统地评述,更少在世界文学过程的范围内对其进行类型学的比较研究.该文所选取的角度就是将中国抗日战争文学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在一个大的参照系中,以小说体裁为例,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来论述其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整体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主题内涵和寓意构造上的异同,并分析现象生成的原因.在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中进行探讨,有助于摆脱就战争文学谈战争文学的自我封闭,有助于消除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某种隔膜感,也可能有利于我们对中国抗日战争文学的现状有一个较为清醒的把握.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编主要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格局中从战时的融入状态转向战后的疏离状态.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在主题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文学具有共时性的特征,都是在国家民族的话语下表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战后,它们却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五十年代起,西方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就开始把"人"作为价值尺度,从人道、人情、人性来审视战争.而战后三十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则依旧在原来的道路上行走,主要通过塑造英雄形象,描绘英雄们传奇般的斗争故事,来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下编则对出现这种疏离状态的原因进行探讨,从战争文化传统、政治文化语境、作家文化心态等方面来寻找战后中西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存在差异的缘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