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
【6h】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已有研究

1.2问题提出

1.2.1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3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2.实验一

2.1实验目的

2.2实验设计

2.3实验被试

2.4实验材料

2.5实验程序

2.5.1错误信念任务

2.5.2白天/黑夜任务

2.6实验结果

3.实验二

3.1实验目的

3.2实验设计

3.3实验被试

3.4实验材料

3.5实验程序

3.6实验结果与分析

3.6.1错误信念任务的发展分析

3.6.2白天/黑夜任务的发展分析

3.6.3错误信念任务与白天/黑夜任务的相关分析

4.讨论

4.1心理理论的发展

4.2执行功能的发展

4.3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4.4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研究根据抑制性控制是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共有心理成分这一理论基础,把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同时采用代表心理理论的三个错误信念任务A<,1>、A<,2>、A<,3>以及代表执行功能的三个白天/黑夜任务B<,1>、B<,2>、B<,3>与之对应,来探讨抑制性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在实验一中,我们以48名4岁的幼儿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对具有三种难度水平的错误信念任务A<,1>、A<,2>、A<,3>以及三种白天/黑夜任务B<,1>、B<,2>、B<,3>的差异性进行探讨,从而对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中对错误信念任务和白天/黑夜任务的抑制性控制的三种难度水平的划分是合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在实验二中,该研究以33名3岁、45名4岁、35名5岁和27名6岁的幼儿为被试,运用实验一中的实验任务A<,1>、A<,2>、A<,3>和B<,1>、B<,2>、B<,3>,采用3×4混合实验设计(任务难度×年龄,其中任务难度为被试内设计,年龄为被试间设计),对心理理论的发展、执行功能的发展、以及二者的相关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抑制性控制是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共有的心理成分.2.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抑制性控制难度较大的执行功能的发展关键期在4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适中的执行功能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期,4岁左右和5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较低的执行功能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以前.3.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抑制性控制难度较大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在3~6岁之间不明显;抑制性控制难度适中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在4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较低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有两个,分别在4岁左右和5岁左右.4.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会受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的影响;(2)二者之间的相关随着年龄发展变化的趋势会因为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5、6岁时抑制性控制对二者的相关影响不大,4岁时的影响极其显著;(3)二者之间的相关会随着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单调性递减或者单调性递增趋势.5.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相关,与幼儿在这两个心理结构上的神经机制与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有密切联系.当这两个心理结构所涉及的神经机制与认知能力发展一致时,二者就会存在显著的高相关;相反,二者之间的相关就不显著或者即使显著相关,但其程度很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