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隴右監牧考

摘要

唐代陇右牧代表了古代中国国马牧养的最高成就.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出土墓志的收集整理,探讨群牧管理与使职制度的关系,对监牧数量、地域问题也有涉及.关於监牧管理与使职制度.从武德至麟德的近四十年间,陇右牧不仅没有群牧使,也没有群牧使下设的诸监牧使.它严格分为左右监,由专人管理;诸监牧由太仆寺统一负责.麟德以前陇右牧不存在四使或八使的划分.约在武周至睿宗初年之间,已有南、北、西、东宫四使.具体说来,至迟在神龙初,已有南、北、西三使;至迟在景云初,已有东宫使.关於监牧命名方式.唐朝最初设的陇右诸监牧,是以数字命名的.现已知唐监牧的绝大多数都未以数字命名,其中包括楼烦、沙苑这样的大监.至少直至开元间,唐代监牧在规定上都是按左右监分别顺次编号的.在监牧使形成後,仍有以数位命名之例.这种分法与"以地为名"的方法究竟存在什麽样的关系,现在尚不清楚.一种可能的推测是, "以次为名"是一种正式的命名方式;"以地为名"则当是陇着唐体牧制的发展,在实际运作中一种习惯性称呼.关於河曲析置监牧.河曲监牧在麟德前即已存在不存在所谓自成体系的"夏州群牧".监州使统河曲八监格局的形成不早于中宗末睿宗初.在武周中后期陇右监牧使出现后的一段时期内,河曲八监的一部或全部曾属陇右北使管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