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

摘要

文化的参与赋予了人、客观物及事件以意义,事物"自身"几乎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事物,既可以是一块石头,又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塑,这取决于它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取决于哲学家们称之为不同的"语言游戏"(即有关界碑的语言,有关雕塑的语言等等)的东西,博物馆展览形成的过程,是以展览设计方案为依据的,一个展览设计方案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根据收集整理的学术研究和藏品资料撰写展览学术大纲;将学术大纲转化为展览内容文本;根据展览内容文本进行展览内容的形式设计。在这三个阶段中展览内容文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学术大纲进行二度创作和改变,同时也为形式设计提供了创作依据。展览内容文本的任务包括主题的提炼、内容逻辑结构安排、展示内容的演绎、展品组合策划、辅助展品设计依据撰写、展览传播信息层次安排等。本文选择历史文化与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两大主要类型博物馆进行原创性展览的探讨。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艺术品到实物标本,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总是遵循一种中立的价值观来探索和发掘所有物品的价值。博物馆不仅致力于对纷杂无序的历史遗存进行整理,将其纳入具有内在逻辑的叙事表述,并且用各种保护与展示手段来定义文化学者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利用原始物件达成对参观者的启示、教育功能,利用各种藏品的呈现来鼓舞大家分享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