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创新基层气象科普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基层气象科普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利用山西省吕梁市气象科普馆建设的实践事例,探索新形势下市县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共同基础、互补优势、可行路径,思考和研究多部门合作共建共享共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创新气象科普体系、巩固基层科普阵地提供有益的借鉴.创新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实践基础:(1)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合作共建的部门共识逐渐形成,公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吕梁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旅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革命老区、资源富区、发展新区和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科技扶贫责任重大.吕梁市气象科普设施严重短缺.吕梁市特殊的政治、地理和地形,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天气气候原因,使气象科普场馆建设更为迫切,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2013年6月,吕梁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吕梁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在各级科普馆中设立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室,扩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基地,建成市级气象科普基地,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4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视科普工作和科学精神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构建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体系的基础地位;同年,吕梁市气象局提出多部门合作共建气象科普馆思路,与市科协、市科技局等3单位联合发文《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通知》,将"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气象科普基地的综合实力"作为"强化基础,增强气象科普的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2014年由吕梁市气象局牵头,联合市科协、教育局和科技局共同设计和组织吕梁气象科普馆项目实施.(2)吕梁气象科普馆多部门台作共建的优势互补,效益突出,实现科普集约化发展.该项目得益于《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引领,凸显了气象部门的行业优势,适应了教育部门的地理教学改革,同时也是科协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科技部门财力物力支持的重点和软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吕梁气象部门现有硬件和科技优势,减少了投资,发挥了资源潜能.2014年新建成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站位于吕梁市离石区风山公园,该公园是市民休闲、度假和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区学生扩展第二课堂的理想资源.(3)吕梁气象科普馆合作共建实践路径、方式符合吕梁市情和部门实情.从前期调研、设计、方案审定和项目建设,市气象局、科技局、科协和教育局等部门始终坚持合作共建共享互惠的原则,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该馆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数码多媒体等展示手段,集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气象科普展品展项和数字气象科普,全面展示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突出吕梁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气象服务特色.该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吕梁市科技局2014年软科学研究课题下达配套项目资金、中国气象局科普项目资金和吕梁市气象局自筹资金,科协和教育部门给予了部分科普设施支持.创新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建设的有关问题思考:(1)加强基层气象科普馆运行管理,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方式、注重气象科普与新媒体的融合、注重重大节日宣传的组织策划、注重创新气象科普工作制度.初步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合作的气象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的气象科普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气象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气象科普的大众化、常态化和社会化.在"互联网+科普"方面大胆尝试,丰富场馆的科普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媒体在气象科普产品创作、平台措建、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科普主力军作用,提高气象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及时性与实效性;发挥移动终端、电子书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加强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在气象科普宣传上的应用.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在实践运行中有特色、抓普及、重效益.(2)研究和丰富基层气象科普馆共建共享的理论:抓住政策先机,借助科普工作的政策推动力量;挖掘公共资源,发挥科普场馆的社会宣传效益;夯实联动机制,突出科普设施的部门共建优势.把气象科普融入大科普中,打破行业界限,实现部门办科普到社会办科普的理念转变,最大限度地利用多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要形成联动机制,不断充实合作内容,推动合作共建共享,使基层气象科普设施与资源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前景更为广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