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膜微小再生室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08例临床报告

摘要

本组108例中合并血管损伤21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传统的神经修复方法是端对端紧密缝合的方法,对外周神经损伤缝合而言轴突易扭曲、叉开使之对合不良,存在感觉束与运动束错对情况,治疗效果差。如果吻合时留有微小再生室就可避免此弊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显著提高。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的解剖,能把神经彻底清创,能清晰分辨出神经外膜滋养血管的走向以及神经束的大小、形态、方向,有利于神经的“原位”端端缝合;通过此技术,可发挥神经趋化再生的特性,可以达到操作精细、准确、无创,能做到良好的束膜吻合,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神经生长的不利因素,为神经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另外周围神经损伤尽可能急诊一期修复,急诊一期手术,此时组织损伤时间短,局部无疤痕组织,组织解剖清楚,层次分明,神经外膜滋养血管的走向以及神经束的大小、形态、方向清晰易于辨认,神经回缩少,便于“原位”的精确吻合,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不必游离过长的神经即可无张力缝合,避免增加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可能性;神经损伤后6小时神经纤维即开始再生,神经损伤后早期修复比晚期效果好,因为早期修复可避免相应神经元胞体过多死亡,为再生的轴索建立通道,有利于神经纤维尽早再生,可尽快恢复神经的连续性和功能,减少了神经的退变,使相应损伤神经所支配的靶器官减少失神经营养的时间,有利于恢复神经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