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 >儿茶酚胺类药物对感染性休克兔胃肠灌注的影响

儿茶酚胺类药物对感染性休克兔胃肠灌注的影响

摘要

目的儿茶酚胺类药物是治疗感染性休克常用血管活性药物,但其对感染性休克时胃肠道血流及氧供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兔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白兔麻醉后压力控制通气,静脉注入内毒素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达到休克标准后随机分成3组:多巴胺组(n=8)、多巴酚丁胺组(n=8)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8)。每组均按20ml/(kg.h)输注生理盐水进行容量复苏,同时分别持续静注多巴胺5ug/kg.min、多巴酚酊胺5ug/kg.min和去甲肾上腺素1ug/kg.min。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脏指数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指数,每1O分钟测定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一次,每小时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动静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结果各组动物基础状态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静脉注射内毒素后,3组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及肠系膜血流量指数均明显下降,但P(g-a)CO2明显增加,氧输送下降,动脉血乳酸升高。分组干预2h后,去甲肾上腺素组的平均动脉压较多巴胺组和多巴酚丁胺组高(70+3mmHg vs 66+4mmHg和65+4mmHg)(F=3.92,P<0.05),肠系膜血流量指数亦较高(18.7±2.9 ml/(kg.min)vs 16.2±1.6ml/(kg.min)和15.8±1.9 ml/(kg.min))(F=3.80,P<0.05);去甲肾上腺素组的P(g-a)CO2比较多巴酚丁胺组明显低(23±5mmHg vs 30±6mmHg)(F=4.12,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兔进行容量复苏时,去甲肾上腺素对胃肠灌注的改善较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