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汉语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三十年发展综述及启示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三十年发展综述及启示

摘要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汉语在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在其外表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诸多危机:如许多院校盲目开设,发展过快过滥;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论证,随意性很大;课程模块太多太杂,学生缺乏专业归属感;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因此认为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开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汉语基础原则、外语辅助原则、文化素质拓展原则、提升教育能力原则和实践教学原则。还应注意加大选修课比例,适当减少必修课所占比重,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就业和深造的渠道。英语课所占学时应该高于公共英语,但低于英语专业。介于两者之间,即体现出学生的英语优势,又不能弱化汉语学习。尽量保留各专业院校的专业文化课程,比如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以适当增设中医药英语方面的选修课,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也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增设日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小语种为外语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学生学习小语种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由于该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实践型的而非研究型的,某些理论的学习不必太深太专。控制总学分,将一些理论课适当整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原则上不超过180学分。适当突出师范特点,将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等课程纳入必修课。鼓励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就业方面,可以通过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汉语桥项目等机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境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海外就业打通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