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亢害承制'理论对血液病中医辨治的意义

摘要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明·张介宾《类经》给出注解:"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则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怪乱日甚.所以,亢而过甚,则害于所胜,而承其下者,必从而制之".这是指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反应.中医学"亢害承制"理论是借用"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是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中医理论,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一方面说明自然界存在自稳调节机制,依靠它使自然界的物化现象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运用该原理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医学现象,可以认为人的正常生理变化是"阴平阳秘"、"五行承制"的"常态",人的病理变化则是"亢而不能自制"、"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阳离绝"、"五行亢害"的"变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