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
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

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4-08-14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总结分析内经学术发展史发现,内经学术的发展呈现出传承与创新的态势.传承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而创新则体现在《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中.传承与创新二者具有辨证统一的特点.传承是内经学科存在的前提,创新是内经学科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为用,共同促进内经学科的发展.
  • 摘要:古代气论形成于文、史、哲、医尚未分化的时代,“气”概念具备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行为规范等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左传》就有“气”与精神相关联的论述,孔子则主张伦理源于“气”,孟子明确将“气”视作一种人文精神状态,其“浩然之气”是指人主观的道德伦理素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这种依托主观而存在的“气”已和道德人格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物质始基.从认识论而言,气是在主客相融的认识方式下发现的,故气与心(神)相通.《内经》将气与神视作一体,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常常是通过“神”来掌控“气”.可见,《内经》是把人的精神活动视作人体之气特殊的表现形式.万物皆“有气”,唯有人“有义”.所以,人生命活动中最独特的内容就是人文状态.中医学之气,是阐释人生命活动规律的概念范畴,必然含有人文状态的内涵.
  • 摘要:由于阴阳五行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废问题必然引起广泛注意,对此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或认为摒弃五行学说,无损中医理论;或主张淡化五行学说,保存合理内核;或强调倡导五行学说,把握中医根基.粗暴地废弃五行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充分把握五行不同的结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并深入挖掘五行系统所蕴含的复杂规律,才能更加揭示中医五行理论的相关内涵,准确评判其价值和意义.rn 对于五行学说的研究重点,李景祥认为,五行规律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但至今未能充分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其原因不是五行学说本身的缺陷,而是对五行规律挖掘得不够深,扩展得不够广,使其普遍性没有充分体现。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人的所有部位和功能却没有被纳入五行来研究,使得用五行学说阐释中医的理论时显得苍白无力。五行除了相生、相克和相互制化之外,还有相互合化和互藏等规律。加上这些规律,用五行学说结合阴阳学说基本上可以解释中医的理论。
  • 摘要:意象思维起源于《周易》,是《内经》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意象思维的过程包括审察于物,别异比类、慧然独悟三个阶段,意象思维的运用在《内经》中以藏象学说最有代表性,掌握意象思维的方法对于理解中医理论的精深内涵具有重要意义.rn 提出《内经》的思维方式是以“意象思维”为主,《内经》中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气血、藏象、经络等概念都是意象概念,如果不掌握“意象思维”就无法正确地理解中医理论的精深内涵,更谈不上融会贯通。《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强调了“象”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掌握了“意象思维”方式,才能体会中医理论的精妙,在临证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 摘要:关于《内经》中的“河图数”历代都有整理.通过笔者思考,认为对这个命题的探讨应该基于《河图》的“数象”,结合《内经》的相关理论,从而深入到“数理”的层面去做更深刻的研究,去探寻“河图数理”对中医临床的指导价值,方为合理而更有意义.rn “河图数”与四象、五行的对应关系正是源于圣人对天地阴阳及太阳运动规律的总结,而正是这种联系让它们有了相互对应的属性,从而通过太阳运动对人体气机的影响以及五行生克对五脏系统的约束来影响人体相应的病生变化。而人们刚好可以借助其间关联来推测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这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所谓的“生死之期”,以在最佳的治愈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施救,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调理效果,甚至可以提前预防病证传变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内经》河图数既是一种和五行四象相同的符号以方便归纳天地人体的相关功能属性,又是一种用来预测疾病变化、指导辨证施治的数字工具。
  • 摘要:《黄帝内经》中的至两端思想,一端可以表现为体,另一端则表现为用;一端表现为功能,则另一端表现为生理;一端代表着属阳的属性,另一端表现为属阴的属性。这样去看待问题,有一定的优越性,抓住其两个高峰,两个端点状态,使事物的特性更好的表现出来。两个相反的特性,表面看起来,水火不相容,但实则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掘和完善。rn 五脏本身就存在着双重性特点,肝至刚至柔、心至明至幽、脾至运至静、肺至宣至肃、肾至强至巧。rn 除了五脏之外,在《内经》还有很多关于事物两端性的描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是讲阳气的两端性。《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所以血具有妄行和凝泣的双重特点。《素问·五常致大论》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这是讲阴精和阳精的不同之处,一个上承,使膝理致密,使人长寿;另一个则下降,使膝理开发,使人夭折。《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诸转反庆,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可见液在寒、热不同的病因情况下可以有浑浊和澄澈两种不同的状态。
  • 摘要:《黄帝内经》在医学上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后现代性的科学性,当以现代经济与管理的视角探究《黄帝内经》的智慧,可以反观发现目前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存在着的一些学术导向问题,导致管理实践的“神”与“形”在整体上无法达到和谐发挥.文章基于《黄帝内经》的藏府和五行理论在当时治国上的作用,针对目前国家行政区域的权限划分与高层管理团队建设问题提出了设想.rn 目前部分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过于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多处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可根据现阶段区域优势重新划分国家行政区域,适度增多目前的省市自治区数目,以显性分权的形式达到隐形集权的调和治理,突出每个单位数的特色资源和能力优势,以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rn 目前国内许多部门和单位的高层管理团队中某些成员由于权利过于集中,使得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缺少相互制约关系,导致政府部门的高官或者国有企业的高管利用职务权利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可依照国务院的《组织法》来突出个人能力和系统职能的优势,再结合《黄帝内经》五形人理论,建设五行生克管理系统的高效能和谐高层管理团队,从而达到抑制高官及高管的腐败行为。
  • 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中医运气学的认识方法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医运气学与《内经》的整个理论一样,在认识方法的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整体系统恒动观.文中将中医运气学认识方法的特点归纳为七点: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在中医运气学的每一个方面;运用五运和六气两个系统来研究气象运动规律;气象变化与时间空间紧密相联系;气象变化的因素是多元的;气候变化的“常”与“变”是相对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变化;五星运行情况影响气候变化.对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方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摘要:气味,是中药性能、效用的最为根本属性.中药气味,是历代医家通过无数的临床实践和切身体会,总结、提炼出的关于认识中药、运用中药的规律性认识.基于《内经》气化理论,有助于对中药气味的产生、气味学说的认识论基础,以及基于气味学说的用药基本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其主治作用乃至药物配伍机制开展深入探讨.进而,系统发掘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提高临床对于中药特性的认识和运用效率.
  • 摘要:“亢害承制”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其从《内经》之“六气”自然之理,经过历代注家及医家的不断丰富完善,拓展成为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论治之医理,内涵不断延伸,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用以解释多种协调平衡机制的重要工具.从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时空上看,“亢害承制”理论整体内容在传承的同时不断演绎变化,空间层次不断提高,反应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过程.
  • 摘要:本文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三因说”入手,探讨了陈无择首提三因论、明确外所因之“六淫”,以及确立内所因七情病因等几个方面对于《内经》病因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三因说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医病因学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并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基石.
  • 摘要:《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其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对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明确提出: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与天地自然变化有相应的联系和共同规律,主张医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天人合一观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观,即人与自然同源、自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及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原则.
  • 摘要:运气学说是中医学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4个方面对运气学说的部分科学内涵进行了探讨,包括运气学说的哲学理念、运气学说中的时间系统——节律观、运气学说中的空间系统——物候说、60年运气交司表与数学模型的建立.提出“圜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是运气学说重要的哲学基础,人体与自然界有共同的节律是运气学说的时间观,人体的疾病发生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并提出60年运气交司表是一种运气的预测模型,理论上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运气学说进行深入研究,或许能有更多的发现.
  • 摘要:《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内经》的健康观天可概括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这种健康理念对于中医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黄帝内经》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系,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它们符合一定的函数图象模型.把时间、五脏、生理、病理、治疗等多个方面,与阴阳、气血、体位等因素进行结合,整理归纳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及正比例直线型、正态曲线线型、正弦曲线型.
  • 摘要:对古今病因分类的论述,首先阐明了病因分类的意义.在分类方法上,主要有《内经》的阴阳分类、三部分类;《金匮要略》的脏腑经络传变分类;王冰的四分法;陈无择的三因分类;现行教材的四分法和七分法.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中医病因分类,各家无不宗于《内经》之说,而对其又有新的发展.故应对《内经》理论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为今后病因学说的发展提供思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摘要:《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尽管不统一,但其成编至少是在西汉中晚期,由于年代久远,豕亥鱼鲁难免,又因"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更要求从文理、医理、哲理三方面读通经文本义的重要性.提出文以载道,文通方理顺;《内经》论医,医理须通;哲理通,文理医理更明。
  • 摘要:《黄帝内经》书名何以冠名“黄帝”,古今文献皆谓之为“伪托”,本文提出商榷,认为此说是对呕心沥血编著如此伟大巨著,而又隐姓埋名的古代圣贤是一种亵渎与侮辱,而应该是仰彰、感佩之举.新中国以来的各种《内经》教材,皆谓《黄帝内经》在内容形成与编撰成书的过程中,受着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影响”、甚至“支配”.本文认为此说值得商榷.因为,果真如此,则属被动的过程,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应并见于《内经》之中.事实上,在 《内经》里只见其精华,不见其糟粕.显然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另外,《内经》明确指出心,一脏主三窍,即“在窍为舌”、“开窍于耳”、“目者,其窍也”.究其经意,三窍之功能,皆与精神活动有关,而心主神明是也.
  • 摘要:在《黄帝内经》中"十二藏相使"的内容在《灵兰秘典论》和《刺法论》.这内容是藏象学理论的基本体系跟《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藏象论》等的内容.可是,《灵兰秘典论》"气化则能出矣"的内容是不清楚.大部分注释家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解释一个文章,所以把"气化"制限地作了"膀胱气化".特别把这气化局限了小便的贮藏和排出的膀胱机能.笔者主张把《灵兰秘典论》的“出”认识依该当脏腑的气化作用的出现。即《灵兰秘典论》“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不仅在膀胱,在其他脏腑也出现该当脏腑的官能。
  • 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是同样的文章型式.这指出了味归结为形,形归结为气,气归结为精,精归结为化的.但是,在"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上的气,一是归结为精的出发点,二是生成为形的出发点,在气的方向性的上矛盾发生.rn 如果用阴阳对待的观念,可能分离气的两个概念的话,也可能看做味、形、气、精、化的概念这样如下:“味”和“气”指水谷的“味(阴)”和“气(阳)”、“形”和“精”指人体构成物质的“形质(阴)”和“精气(阳)”、“气”和“化”指人体机能活动的“气质或气机(阴)”和“气化(阳)”。
  • 摘要:目的:利用正史及相关史料,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传本建设.rn 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并对不同传本按照[书名]、[作者]、[时间]、[版本]、[卷数]、[出典]、[自序]、[沿革]、[摘要]、[全文]、[备要]、[后记]进行著录研究,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rn 结果:历史上汉唐时期流传过《内经》古籍不同传本31种,现存《内经》古籍不同传本仅11种,分别录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分类中.rn 结论:从西汉到唐中叶是《内经》各种古籍传本流传最早、最丰富的鼎盛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内经》古籍多数散亡,少部分流失于海外.利用现代先进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是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原貌的重要举措,使《内经》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摘要:易学、儒学、医学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探讨中医学理论的渊源,需要广泛汲取易学、儒学方面的知识.在医易同源理论的影响下,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提出“虚邪贼风”、“风为百病先导”等重要理论观点.rn 《内经》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指出外来的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因素及其致病因素,都是可以加强防范,并能提早预防的。从中体现出《内经》主张防重于治的“治未病”为主的预防医学思想。然而,对于外感病的预防,应当以观测判断自然界气候变化是否异常,分辨哪些气候变化是属于虚邪贼风范畴为主,然后依此制定出正确的养生指导和临床治疗原则与方法,这对于今天研究分析中医病因病机,是十分重要的。rn 因此,《内经》(《灵枢·九宫八风》)中强调指出: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 摘要:“发长”“发堕”“发白”既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变化,也可能是一种病理变化.笔者在通过分析解读《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相关阐述时,却发现男女之间“发长”“发堕”“发白”的方式和机理存在很大差别.本文站在“阴阳”的角度思考,本着人体自身遵循“阴阳平和”规律的理念,首先阐释了头发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得出其根本责之于肾的观点,再结合男女的生长发育差异、自身的“阴阳”偏性、及肾气循行方式的不同,对男女的“发长”“发堕”“发白”的生理规律和病理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亦提出一些与“发长”“发堕”“发白”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的观点.
  • 摘要:《内经》的三焦概念有4:作为六腑的三焦;作为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排泄的三个部位;经络学说中的手少阳三焦经;病症名称.三焦的功能散见于《内经》多个篇章,概要言之:“决渎之官”“生营气,化糟粕”“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出气”“受五脏浊气,为传化之府”等.从《内经》原文可以推断,三焦当有形有质,但三焦的厚、薄、直、结、理纵、理横究竟是何种形态,又缺乏详尽描述.关于三焦的脏腑相合理论,既说“肾合三焦膀胱”,又说三焦“是孤之腑”,不与其它脏器合.《内经》有关三焦的歧义性,催生了后世众多医家针对三焦的学术争鸣,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
  • 摘要:本文从《内经》有关脏窍关系的经文入手整理分析五脏与官窍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内经》的主要观点是五脏与官窍保持着一对一的关系,即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但从《内经》相关记载也可以看出脏窍之间的深层复杂交叉关系,如心与五官均有联系而五官也分别与五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种五脏与五窍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根源与“五行互藏”思想有关,对临床诊治疾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肺朝百脉”是《素问·经脉别论》中论述饮食中精微物质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脉循环过程中经过肺藏时对肺脉循环提出的理论论述.为了正确理解“肺朝百脉”的理论,本文通过从《内经》原文、“朝”字含义、历代注家注释、现代循环系统中肺循环理论等方面的认识理解,认为“肺朝百脉”是血脉循环过程中对血脉管道中血液象潮汐样流动状态的概括与描述,即指全身血脉中血液的流动状态又包含了肺藏本身的血脉中的血液流动状态.
  • 摘要:为中医理论基础四大经典之首,千百年来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而且其中包含着地理、天文、气象、哲学、数学、心理、遗传、系统论等学科的丰富内容,神、情志等对人体影响,在《内经》中有大量的论述.本文主要是对七情、养神的方法七情致病等方面进行论述.rn 一个人气血充沛,情绪稳定,则神采奕奕,精神泡满,健康长寿,反之则产生疾病。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要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必须须有宽阔的胸怀和健全的身体,而摆脱七情的影响是关键因素,佛家还鼓励一般人放弃情的执着,用慈悲心来代替。rn 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磨难重重,但是,只要面对生活微笑,乐观向上,坦然处之,心境宽阔如海,一切烦恼忧愁执着就会烟消云散。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思想上安定清净,不贪欲妄想,体内的真气就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无从发生,真正达到养神的目的。
  • 摘要:本文结合《内经》、《难经》相关论述,对《内经》五脏命名分类、《难经》以色肠命腑名进行了文献研究,指出古人命名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理想愿景,也真正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和思想.
  • 摘要:《内经选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基础课程,学好该课程对提高中医理论,建立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大有裨益.笔者通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主题基础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激发潜能,主动学习法。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
  • 摘要:PBL教学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法之一,但是该教学法占用教学资源较多,并且在中医药学教育中特别是在《黄帝内经》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在我校使用.经过探索,抓住PBL教学法的精神实质,灵活地运用其精髓到《黄帝内经》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建议《黄帝内经》的教学以分前后两个阶段为佳,后一阶段放在临床课结束以后,此阶段可以大力推行PBL教学法.
  • 摘要:《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教好《内经》这门课程,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医人才,笔者以渗透教学法为例,从人文素养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渗透、临床实践的渗透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学经验.提出尊重生命是医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内经》及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树立起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对各家经典的阅读中,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同时有利于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临床实际,使学生领悟经典是如何用于指导临床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摘要:本文紧扣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就《内经》病证部分的教学,从课堂讲授方法——综合-分析-小结法,综合-归纳法,病案举例法,PBL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存疑问题的交代、研习经典与临床实践的关系;课外拓展——对本章选讲篇章在全书进行拓展,历代医家发挥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体会。
  • 摘要:本文通过“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经学派与经方学派、“上医医国“几个方面,总结了秦汉之际医技传承的一些特点,并探讨了其对当今中医教育的几点启示.提出医学生的培养,绝不仅仅是职业技能教育,首先在于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这种素质的培养,也不仅仅在于政治理论课、各类选修课的学习,而应贯彻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 摘要:“五脏浊气”一词出自《素问·五脏别论》,然而后世医家对此诠释无多,历版《内经选读》教材亦无阐释.经多方考查,本文作者认为,五脏浊气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五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诸如水、湿、痰(脂)、饮、热(火)、毒、瘀等有害物质蕴结于五脏,进而引发各科疾病的病理产物性病因,还包括五脏精气经代谢后形成的终末产物.五脏浊气的排泄途径,一是通利小便以袪除水湿痰饮类浊气,二是畅利大便以泻出糟粕热毒类浊气.同时,本文还结合中药药理研究,归纳总结出排泄五脏浊气的相关药物,可供临床参考.
  • 摘要:《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笔者在临床中,常以《内经》营卫理论为指导,论治相关疑难病症。以调和营卫、交通阴阳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炮姜、黑顺片温经散寒,苍术、白芷祛湿通络,共奏调和营卫、散寒祛湿之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美尼尔氏综合症患者素有卫气不足,久之则致营卫失调,营血不能濡养头目,故成眩晕顽疾。临证谨遵经旨,法与证符;谨守“营卫失调”之本,以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效甚佳.
  • 摘要:本文分析了《内经》对风气内动病机理论的相关论述及理论涵义,并阐释了对后世内风理论的影响.认为“内风”证候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肝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临床上可分为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热极生风、肝阳化风四类,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脏,亦与肾脏有密切联系.风气内动常出现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直、肢体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治法则因产生“内风”的原因不同而有差别,但不外柔肝育阴、滋阴养血熄风、平肝降逆、清热等,方药则与治法相应.
  • 摘要:本文根据马骥先生临床运用《内经》理论的相关心得,总结了有关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诊疗的经验体会,认为临证应谨遵《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辨证原则,提出“辨治内伤杂病,当需审因候机”之论.
  • 摘要:抑郁症为现今临床多发病,中医论治该病多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总体疗效不佳.细体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表现,患发之因多缘由多思,而又有多悲、善恐、不喜、不怒等特点,表现为一身上下尽病,而其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土之湿盛则多思,金燥则多悲,水寒则善恐,水寒不能生木故不怒,木枯不能孕火故不喜.治时应斡旋中枢、上潜下腾、轮旋左右,使大气旋转,郁气乃散.该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思伤脾,怒胜思”之实证,至理之言也.也间接为该病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 摘要: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其病机为“血虚,寒凝”,临床由于其于寒邪凝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见证,可用于雷诺综合症、痛经、心绞痛、慢性荨麻疹等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中.
  • 摘要:《内经》因势利导治则理论源于先秦哲学思想,为中医重要治则之一,仲景在《伤寒论》中全面继承了这一治疗法则,根据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及疾病发展的变化趋势,因其势而加以引导,制定了汗、吐、下、通大便、利小便、收敛固涩、重镇潜阳、益气、补益等治疗方法,对中医临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侧面反应了《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学术价值.
  • 摘要:《素问·热论篇》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针对这种热有所遗的问题,列举周发祥教授治疗过的验案两例,以供参考.rn 第一例患者初诊发热三天余,西医检查血常规等未见有异常,几天前曾多食肉食。其症状除发热外还伴有脘腹痞满,大便溏,考虑为饱食积滞;舌苔厚腻稍黄,脉数,右关部滑,均为中焦积热之象;咳嗽,吐痰,口微渴,为肺部有热,肺气不利。内有邪热加饱食积滞化热,此为典型的遗热病案。治疗应以化中焦积滞,清中焦郁热,健中焦脾胃之气为主,兼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方为保和丸合桑菊饮加减,方中莱菔子、炒山楂、炒麦芽、神曲、鸡内金均为消食化积之药,能消各种食物积滞;法半夏、黄连、连翘消中焦之痞满,清中焦之郁热;桑叶、菊花、杏仁、苏叶、浙贝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白术、茯苓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收纳之力;甘草调和诸药。rn 第二例患者因刚做过手术,体质较弱,进食肥甘厚味后,损伤脾胃之气,使之纳运乏力,饮食积滞,郁热乃生。懒于行走,自汗,气虚,纳差,脘痞均为脾胃气虚之证;舌苔厚腻,脉数为中焦积热之象。治疗应健中焦脾胃之气,化中焦积滞,清中焦郁热。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合保和丸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补中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少量升麻、柴胡升提中气;莱菔子、炒山楂、炒麦芽、神曲消除中焦积滞;黄苓、连翘清其郁热。
  • 摘要:《内经》的营卫理论主要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对《内经》营卫学说进行发挥,对营卫清浊属性、营卫昼夜运行规律提出新的见解.此外,他强调营卫和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二者若有偏胜则出现病变,并阐述了营卫偏胜的常见临床表现.喻昌还提出营卫关系中,卫气为先的观点;讨论了营卫病变深浅有别、奇经之病亦与营卫相关等问题;并提出调和营卫的养生方法.
  • 摘要:《素问·热论篇》指出两感于寒的病机是表里同病,脏腑俱伤,以及脏腑的症状严重及预后不良,本文列举在临证中的巨阳与少阴俱病、阳明与太阴俱病、少阳与厥阴俱病等几则医案,说明两感证虽然两经同病,证情复杂,但依据脏腑表里的关系,细致诊断,大胆用药,常可起危疴而速效之间.
  • 摘要:目的:基于运气理论中对天干岁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之气与疾病发病相关的认识,通过对胆囊疾病发病数据的分析,探讨其理论的科学性.rn 方法: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2年胆囊疾病发病数据,共440例,计算不同运、气时段胆囊疾病住院人数占同时段住院总人数的构成比,分析胆囊疾病住院人数构成比在不同运、气时段的差异.rn 结果:胆囊疾病的发病构成比,在不同天干岁运时段,以火运不及之癸年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主气六气时段,以初之气最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客气的司天时段,以太阴湿土司天时段最高,在不同客气的在泉时段,以太阳寒水在泉时段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胆囊疾病的住院人数比值在不同的运、气时段中有一定差异性,运气理论中关于运气与疾病发病相关的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性.
  • 摘要:本文列举临床急救案例一则,反映出中医的特色,并说明中医药在临床当中的重要作用, 不能偏废.rn 患者由于开刀后血气大亏,加之患者肺部炎症未能得到重视,痰阻肺气交换,使患者吸氧困难造成血气不足产生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由于大脑梗塞反过来又影响了五脏的运动,所以患者逐步变得生命危险。在中药平衡医治的情况下,它们又重新互动起来。此病情让人们认识了一次因气不足形成血栓的病理,同时从内经学角度证明中医心主神明的正确(此时心应以心脏五行为整体)更需要当今医学应该中、西医结合,重视中医在临床上抢救中的辩证,才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理论渊源,提高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水平,更好地领悟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和诊疗原理.rn 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系统学习,结合所学习的哲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哲学思想进行阐析.rn 结果:纵观《黄帝内经》,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用现代哲学思想对其考察,《黄帝内经》中的医学原理和方法也蕴含有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黄帝内经》中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诊释,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不仅如此,《黄帝内经》中丰富的哲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n 结论:中国传统哲学对于《黄帝内经》具有深刻的影响.
  • 摘要:“和”思想是《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黄帝内经》在天道观上明确提出“天地之和“的概念,其所谓“天地之和”是指天地运行的统一、协调关系与万物变化的有序、适度状态.《黄帝内经》天道观的“和”思想主要体现在阴阳和、五行和、运气和等三方面.
  • 摘要:大司天理论是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大司天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中医学术流派的影响以及长春地区六十年气象的变化分析,阐明了大司天理论与《内经》的关系,印证大司天存在的自然科学背景.对大司天理论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认为其理论本源与《黄帝内经》,是对五运六气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大司天理论是五运六气理论对大环境和长时间规律的研究,其内在规律的存在是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内在动力.以长春地区气象资料对大司天理论进行印证,发现气象因素在六十年内存在一定规律的变化趋势,为大司天的存在提供自然气象学依据.
  • 摘要:腹诊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并以切(按)诊为主的腹部诊察法.《黄帝内经》阐述了丰富的中医腹诊理论。rn 《内经》腹诊可用于诊断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通过腹诊可进一步确立诊断,并对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具有重要意义。rn 《内经》腹诊用于鉴别相似病。通过腹诊可鉴别水胀、肤胀、鼓胀等疾病,也可鉴别肠蕈和石瘕病等。rn 《内经》不仅运用腹诊以诊断疾病、鉴别相似病,在腹诊的基础上,提出了腹部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禁忌。
  • 摘要:本文结合《内经》相关论述及作者体会,阐述了《内经》人体生命双结构与心肺脾三本,对临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n 《灵枢·天年》谓:“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循。”《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天年》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n 人体具有了宇宙日月星辰运动的信息规律,而推演天地之气的规律尽在五运六气理论之中。rn 从发生学角度研究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成人人体生理差异,发现了人体真正的生理三本,先天之本不是肾而是心,后天之本非脾一个,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肺。心为先天之本,肺脾为后天之本。而心、肺、脾这三本与丹田有直接关系,是健身及发病的关键。
  •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源头,而《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撰写势必会受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影响.现通过分别比较《伤寒论》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理论的学术思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伤寒杂病论》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搜集法、文本对比法、逻辑分析法、数学推理法等.遵从理、法、方、药的临床诊疗思路,研究《伤寒杂病论》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察方法、治法治则、方药配伍、预后转归等方面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展.
  • 摘要:依据《内经》关于营卫的有关论述,探讨卫气、膏、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卫气、膏、脂三者同源、同质、异态、互化,提出卫气有功能、运行、储存三者形态的观点.提出所说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是卫气的功能态.循脉运行,环周不休则是卫气的运行态,膏是卫气运行状态的代表性成分,故膏为液.脂即脂肪,脂由膏凝而成.故曰“释者为膏,凝者为脂.”卫气、膏、脂同源异态,可以相互转化,共同维持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对研究以肥胖为形态学特征的慢性病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卫气源于水谷,化于脾胃,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细读《内经》,发现卫气以三种不同形态存在于体内,并且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从而维持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均衡.
  • 摘要:苦欲补泻理论是《内经》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对今天研究药物配伍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某一脏腑病变,各种性味的药物可以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优效果,同时当一个疾病涉及多个脏腑病变时,其用药当更加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运用,这也是后来方剂相反配伍的源流之所在.《内经》气味配伍理论实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价值的科学内涵,而且有着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值得认真继承,加以发展和提高.
  • 摘要:“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其不仅表现在哲学领域是辩证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在历史学、社会学、医学等其他诸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体用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就运用在中医学的理论当中了,成为古人认识和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人体五脏六腑的体用关系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但是矛盾是相对的,体之于用,不即不离,离体无用,离用非体.
  • 摘要:从诠释学的角度看,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重广补注”堪称典范,既凸显了《黄帝内经》的道家思想特色,也凸显了其理论特色,并为当代诠释留下了关键性的启示.这种启示说明,作为上古文化理想的“健康时代”是开启未来“健康时代”的历史资源,而开启的关键是“知道者”的教化和实践.在全球性的从信息时代向健康时代的转型中,《黄帝内经》的思想方法是制定和实施“全球健康高速公路计划”的基础性资源,一旦“自足性”的健康之道得以推行,届时“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 摘要:沿袭是中医理论概念演进的一种形式.本文以肝藏象理论中“肝属木”概念为例,揭示了沿袭这一概念演进现象,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沿袭主要表现为概念的稳定表述.沿袭的概念是主体对客体的真实反映,是经过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的结果,其蕴含的思维方法合理,表述清晰,易于理解和运用.此外,概念的沿袭是中医理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 摘要:奇经八脉理论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记载,此后由历代医家将之逐渐发展完备.叶天士作为清代著名医家,对奇经辨证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运用经验.分析叶氏医案中奇经辨证的运用经验,可以发现其对《黄帝内经》奇经八脉理论的继承和运用,并以此作为中医学以经典为主线的传承模式的重要例证.rn 首先,奇经辨证为叶氏首创,在久病、虚损病、妇科病等疾病的辨治方面拓展临证的辨证思路。此举遭到后世医家褒贬迥异的评论,如徐灵胎对叶氏运用奇经辨证进行了批评,但又说“于理无碍,则亦各成议”;陆定圃称其能“独出手眼,遵而用之,鲜不获效”。俞东扶、吴鞠通、土孟英等对此各有发挥。清末民初的张幸青、周小农、金了久、张锡纯、丁甘仁诸家多运用奇经议治之法。可见叶氏在继承《内经》奇经八脉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合理创新越来越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同。rn 其次,叶氏对奇经八脉病证的用药规律,后人未有出其右者。观叶天士奇络治法和用药,如讲究柔、润、温、通,指用血肉有情或性质温和而质润兼能通达奇经之品等方面,其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和创新。自《内经》提出奇经八脉,张元素首倡药物归经以来,辨证多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入手,对奇经八脉很少论及。叶氏继承前人经验,全面运用经络理论,发挥奇经辨证,总结奇经治法用药规律,为后世深入研究奇经证治提供了范例,用于杂病治疗,补前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杂病治疗独开门径。
  • 摘要:本文将参考现今学者对“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中“痎疟”的注释,深入剖析《内经》原文及相关经文,考究《内经》措辞手法,以寻求其内在旨意,从而提出对“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中“痎疟”的新注释.并通过分析新注释、旧注释与临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肯定新注释.紧接着,本文借助“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相关概念的梳理,以及“痎疟”新注释,深入解析“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的内在机制.rn 将“夏伤于暑,秋必疹疟”译注为:夏天受到暑邪伤害,邪未清,伏于内,到了秋天就容易出现疹疟寒热往来的特征性症状。其中“疹疟”注释为:疹疟寒热往来的特征性症状更为妥帖。“夏伤于暑,秋必疹疟”的机理为:夏天感受暑邪,心包代心受邪,邪正双方势均力敌(邪既不至发病,也不被清除),所以伏于厥阴,夏季,厥阴无需完成阳气的生理性出入,所以夏季厥阴有邪却不发病。秋天,伏邪阻碍阳气经厥阴生理性出入,爆发疾病,表现为往来寒热的特征性症状。
  • 摘要:《黄帝内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近似词语的集中出现,如果能区分这些相近且有着递进关系的词语的含义和区别,将更有利于去理解《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中就有这样的两组递进词语,生、弱、幼、长、成的区别主要是在年龄上.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区别则在年龄和与道相合的程度上.
  • 摘要: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建设.rn 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rn 结果:完成汉唐时期《内经》古籍著录四十七本,收录《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rn 结论:从西汉到唐中叶是《内经》各种古籍版本流传最早、最丰富的鼎盛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汉唐时期的《内经》古籍多数散亡,少部分流失于海外.利用现代先进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内经》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摘要:目前对于胸痹的源流并未清晰,有认为来源于《内经》,亦有认为来源于《金匮要略》,故本文溯本求源,从秦汉时期现存文献检索,明确胸痹一词首见于《内经》.《内经》之胸痹当与肺密切相关,并没有涵盖到心,其病位在肺。从《内经》胸痹考证来看,胸痹病证内涵也在不断演变,临床需知其渊源,思其语境,而不能言目把冠心病等同于胸痹。
  • 摘要:在《黄帝内经》中,“寒热”这一病名虽然可以包括后世学者论及的“虚劳寒热”、“风劳”、“传尸痨瘵”,但其所指实又远较这些病名为广。既然“寒热”之名可以涵盖以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疾病,故在古人心目中,其病因自然也是复杂多样,难以归于一端。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才有“因于露风,乃生寒热”之说,明确指出无论是以“露”为代表的阴邪,还是以“风”为代表的阳邪,皆可以导致“寒热”之疾。rn 无论何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以寒热为主症的疾病皆有可能被古医家归于“寒热”范畴,任何将《内经》中的“寒热”简单地与某种具体疾病相比附的做法都是欠妥的,只有结合《内经》相关具体论述,才能对不同语境下的“寒热”之疾做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 摘要:“肾主水”是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肾主水”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另《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本文通过分析《黄帝内经》“肾主水”相关内容,结合后世医家的阐述,认为“肾主水”主要包含“肾象水”与“肾主水液”两层涵义.“肾主水”的内涵可概况为:其一,肾在五行属水,精属水,水有闭藏之性,故肾藏精,主蛰,具有贮藏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之功能,谓之“肾者主水”;其二,肾对水液的运行与排泄具有调节作用,谓之“肾主津液”.
  • 摘要:《黄帝内经》中脑髓理论已初具雏形,后世据此探讨脑病发生病机,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本文从脑与髓的概念和关系、脑与髓的位置与生成、脑与髓的生理与病理三个方面总结了《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脑髓理论的论述,对于基于《黄帝内经》深研脑髓理论、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从最早的“直行”之义,《内经》的“德”主要衍生有三层内涵:对于整个自然界它指的是规律,对于个体它指的是属性;和“道”搭配起来指的是遵循阴阳规律来养生的行为;德既是给予也是得到.德之一字,浓缩了《内经》的生态智慧,提示人们生命若要健旺,不必脱离规律,不必对抗规律,而是要善于利用规律;《内经》之“德”告诉人们,人的精神生态环境会因为他的给予而改善,从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摘要:“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注释为病势较轻、较重存在不足,结合“微者逆之”“逆者正治”“正者正治”,“微者”为病象性质一致,“甚者从之”“从者反治”“反者反治”,“甚者”为病象性质相反,就会极大增强经典的解释范围,对临床应用也更具指导价值。通过对“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学习,不仅对原文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提示对内经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要结合临床实际,做到文理通,医理明。
  • 摘要:恬淡虚无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阐析恬淡虚无与饮食养生的概念和内涵,揭示恬淡虚无与饮食养生之间的密切联系:恬淡虚无与饮食养生都属于中医养生的重要范畴,二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饮食养生为恬淡虚无境界奠定物质基础;恬淡虚无的思想贯穿指导饮食养生的始终,在中医养生中二者缺一不可.
  • 摘要:本文探讨了《黄帝内经》有关“身心一元”的量化数学集对模型问题,医学常识告诉人们,一定的心理变化,必然会有一定相应的生理反应(反之亦然)。“身心一元”集对数学模型的构建,使得身心关系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再跨越到定量分析的高度,这就有可能将量化的生理指标与量化的心理指标联系起来,从而为医学治疗日益突出的心身疾病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从集对分析中,可推演出心身变化的规律。“身心一元”集对势推以数学逻辑推理方法,科学地证明了《内经》关于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零心态作为治未病关键和核心的“身心一元”观的无比正确。
  • 摘要:本文结合《内径》、《说文》、诸子百家等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相关记载探讨了气的认识,指出气”乃感应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基本符号,是古人思维的重要载体.
  • 摘要: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高校《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同一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人,实验组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论知识和病案考核.结果:在总成绩和病案分析上,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成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理论知识考核上,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普通教学法有优势.
  • 摘要:本文从字义分析和上下文两个方面分析了“和于术数”的含义,认为“术数”不是养生技术,而是指《汉志》术数略中的相关技艺和观念,“和于术数”是《内经》养生法四个层次与养生四个境界中承上启下的一环.
  • 摘要:本文从内经选读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入手,提出内经选读网络课程建设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内经选读网络课程建设要将课程特色挖掘作为网络课程建设的灵魂,将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计作为网络课程建设的核心;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课程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优质良性的互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 摘要:本文从运气学病机治法理论的研究探讨对证研究的启示.证候研究是复杂问题,难度很大,而运气病机正是这样的问题.在运气病机、治法研究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谁影响谁,如何从量度(维)到质变(维),转变为元的改变?这些都是需要在实际中继续探索的研究方法.rn 《素问·至真要大论》为各种运气格局的病证,设计了周密的治疗法则和治法,包括很多五味相配及组方配伍的理论和策略,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验证病机证候。如果说运气病证带有经验性特点,那么,治法却更理性一些,当然,有些地方也是需要转弯的,这就是它的灵活性。《内经》针对运气病机的治法大凡包括逆从和调气两类。
  • 摘要:《内经》中的“五郁”是运气学概念,五郁治法则是针对运气变化所致疾病的治疗方法.后世医家以五行为中介,将“五郁”与五脏相联系,并与朱丹溪的“六郁”结合,将“五郁”演变为五脏之“郁”的病机学概念,而五郁治法则发展为针对多种“郁”病机的重要治法.这一演变和发展,使得中医学在有关“郁”的理论和临床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 摘要:本文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指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本文结合口疮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火郁发之”理论之临床应用.
  • 摘要:阐释《内经》关于“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淸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 肺脉……小甚为泄等,关于泄泻的论述,及其临床指导意义.rn 《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提出脾病运化失常,饮食不化,则可导致腹满肠鸣之飨泄。《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亦云:“胃脉虚则泄。”胃主受纳腐熟,脾职司运化,输布精微,若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可使水谷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张介宾概括其机制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并认为其病因包括饮食失节,起居不时等,以致脾胃受伤,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李东垣指出劳倦过度而伤脾,亦是引起脾虚泄泻的重要原因,如《脾胃论》云:“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出现怠惰嗜卧,四肢倦怠乏力,大便泄泻等症。此外,朱震亨谓:“泄泻者,水湿所为也。由湿本土,土乃脾胃之气也。得此证者,或因于内伤,或感于外邪,皆能动乎脾湿。”盖水湿滋生与其致泄,多属脾运胃纳失职,若水湿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孙一奎《赤水玄珠》说:“泄泻多是湿,治湿泻之法,宜燥脾利水”提出治疗用胃苓汤、五苓散之类。故泄泻论治,从脏腑而言,健脾和胃在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临床常用方如参苓白术散、胃苓汤、五苓散之类,常用药如山药、白术、党参、白扁豆、焦山检、焦神曲、陈皮、砂仁等。
  • 摘要:认为“脾不主时”实际上是指“脾旺四时”,其理论源于河图五行,强调了脾主运化、化血气血,以及脾胃气机升降,对于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以之为基础,对于指导养生防病,以及指导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升降浮沉,是中药具有的普遍特性,可概括地把它们称为“药势”.本文究其起源与发展,并结合历代医家论述,就不同药势的药物合理配伍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药势”可以组成了作用相对固定、趋势相对明确的复方,使药物有单一属性的“分势”上升为复杂属性的“合势”,以适应对复杂疾病的治疗.
  • 摘要:《内经》对痉的症状、病因都有详细论述,并已记载了"风痉"、"柔痉"等不同痉病,且使用"反折"、"收引"、"缩蜷"、"腰折"等描述其症状特点.rn 对痉的病因病机讨论,《内经》已由《五十二病方》的外伤又逢风、湿外邪的发病理论,发展到从外、内二因来分析痉病的发生。发病机制也已具体到与脏腑及经脉的联系。疾病的证型也体现出了缓急、虚实的不同。rn 古人观察到的金创等外伤所致痉病即属于西医学的破伤风疾病。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特异性感染,现代研究表明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大量痉挛素进入脊髓、脑干等处使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是咀嚼肌,随后是躯体、四肢肌肉。古人在临证中注意到了“伤”、“风入”、“居湿地”可发生痉病,并对痉发作时的主要症状记载详细,如“身信而不能拙”、“直”、“口(金口)”.“筋(垒)难以信”等。
  • 摘要:由于全球变暖,暑热(环境高温)目前已成为社会较常见、较普遍的致病因素.本文对《黄帝内经》在论述针刺治疗暑热(环境高温)所致病症,以及暑热病的性质、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以及针刺治疗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论述与探讨,并加以案例分析、讨论内经在针灸治疗高热所致病症方面的指导作用;对于暑热(环境高温)临床致病特点及其认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载的一首治疗痹证的千古名方,而《素问·痹论》作为论痹之专篇,为后世痹证论治奠定了基础.由《伤寒论》序可知,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乃撰用《素问》、《九卷》等书,并平脉辨证;今观仲景对痹证之治疗,也无不体现《素问·痹论》之精神而更有发展;就桂枝芍药知母汤而言,调和营卫,重在实卫;寒温并用,重在治寒;兼顾脏腑,多法并用;方系经旨,知行合一;终使《素问·痹论》得以发展.
  • 摘要:治病求本一说,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谓:“治病必求于本”。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根本原因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本文在分析疾病产生的多维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疾病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它不仅局限于外在的症状群,而是个体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基于此,治病求本应包含病症结合、心理治疗、文化治疗三方面。
  • 摘要:本文根据《内经》治未病理论,并结合刘学勤教授临床心得,对治疗肝胆病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要定期体检早发现,强调“三早”——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抗肝纤,及时复查防突变,主动防范利肝胆。
  • 摘要:《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之阴阳有昼夜晨昏的日节律变化,人体与之相适应,卫气在人体“昼行阳,夜行阴”,“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而卫气自阳入阴的最后一条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自阴出于阳的最后之脏是脾脏,且营卫之气生于脾胃.因此,脾胃功能失调影响卫气阴阳出入运行出现失眠在临床非常多见.
  • 摘要:《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应该是形神统一的,即精神健康和形体健康.并从情志,脏腑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四时的养生调神,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论述了精神疾病的防治与保健,从而使人类能够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适应社会环境.从容的应对压力和挑战,从而能够快乐的工作,轻松的生活,养情、怡性,乐享人生.
  • 摘要:在对于象、象思维的概念及过程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思维的基本模式有取象类推、归纳演绎、据象辨证、体象悟道四种,并在举例说明的同时,分别描述了四种模式的示意图.
  • 摘要:干支运气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当年的运气对即时罹患疾病的影响,还表现为通过对胎儿孕化的影响来决定体质的先天特质,这一特质与疾病的罹患倾向亦有关联性.这一理论存在的思想基础是《内经》气化学说思想.
  • 摘要:阴阳思想在《内经》和《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讨论《内经》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继承与应用有助于从根源上深刻把握《内经》阴阳思想.本文从阴阳为天地之道、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阴阳分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讨论.“阴阳为天地之道”部分用天人相应的思想深入解读,“阴阳的属性与内涵”部分从阴阳的整体性(不易性、变易性、简易性)和阴阳的相对性(阳尊阴卑、阴阳之位、阴阳之动、同类相应、异类消长)两部分分别讨论,“阴阳分类”部分讨论了阴阳的二分法和三分法.
  • 摘要:《四部医典》是藏医学之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之集大成者.二书具有鲜明的传统医学特色,即其中皆蕴含丰富的本民族人文思想,尤其是哲学思维贯穿其中,使得藏汉医学与众不同同时又展现千丝万缕的连接.本文从哲学背景对二书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哲学思想的指导是《四部医典》、《黄帝内经》各具风格的根本原因之一.rn 尽管《四部医典》、《黄帝内经》的哲学思维存在相似之处,但两书成书之际,藏汉两地哲学背景却又有较大差异,藏区以宗教哲学为主要指导思想,《四部医典》成书之际,佛教传入藏区并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佛教思想渗透入了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四部医典》在这一时期形成,必然会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四部医典》开篇即是佛教颂渴,全书以药师佛与导师的对话形式行文,不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形式上看,《四部医典》都受到了宗教的深远影响,《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亦是源于佛教教义,《四部医典》最重要的“三因学说”就是源于佛教;与藏区不同,中原地区是以古代哲学为主流思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等是当时的主流思想,《黄帝内经》将这些哲学思想用于阐述人体之生理病理,从而有了中医特色的医学理论基础。可见,藏汉两地不同的哲学思想是两书理论基础不同的根本原因。
  • 摘要:象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来自《周易》,有“天垂象,……圣人象之”之谓.自古医学就有“医易同源”、“不知不足以言太医”的见解,象思维可能即是原因之一.细阅《内经》,不难发现其理论处处渗透着象思维的运用.《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谓之”,而《素问·五藏生成论》亦有“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之说,直接说倚重“象”这个载体的思维,才是中医最重要的思维模式,中医阴阳、五行、藏象、四气五味、四时、五色、证等理论无不由此而来,此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在临床应用上,中药象思维理论讲究药象、药势,中药运用讲究以药象调病象,方剂应用讲究药势(象)。
  • 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黄帝内经》中被明确提出,其中论述了较为系统的医学预防观点,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追溯“治未病”思想的文化源头,发现在先秦时期有关预防思想的众多观念已经凸显,在这些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著作的文献中,体现未雨绸缪预防思想的诸多闪光语言,成为了影响后世防患意识的根源,也成为《黄帝内经》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思想根源.rn “治未病”的概念首次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被明确提出,该书也包含了系统的“治未病”的思想,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一种思想的诞生不会是凭空而来的,它必定是受到了当时相关思想的影响,积累沉淀而后逐渐完善产生的.研究表明《内经》在其成书期间受到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先秦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思想的光芒是十分璀璨的.《周易》及老、庄、儒、墨等诸子百家,在当时对各个领域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