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模拟人系统模仿急危重症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

摘要

目的: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模拟技术创造出高仿真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法临床模拟训练尽管与临床实际操作尚有差距,但医学模拟教学具有可重复性,训练相对真实性、训练内容规范性,手段的丰富性、成本低耗性等优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规范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并能够弥补缺少教学病种、缺少诊疗操作例数等诸多不足,从而以较低成本,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保证临床教学的质量。重症医学是一门研究危重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学科,特点是疾病急、危、重以及多学科交叉,其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医学课程,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了解模拟人系统对医学生处置急危重症能力的影响. 方法:利用高仿真模拟平台,对即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的40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的培训;每组4人,分别轮流担任抢救组织领导、实施、监护和护士角色,培训全程录像;抢救结束后参加培训人员观看录像,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点评;通过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认为该培训方式优于传统方式的占98.5%.参与者抢救流程熟悉程度、抢救基本技术掌握程度、抢救病种掌握程度均有提高了,且在在抢救流程熟悉程度上,研究生组高于本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使用高仿真模拟人系统进行抢救模拟演习,使他们直接参与"抢救工作",体验到类似于真实的经历,增强了急救能力,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了在医学生中进行模拟急危重症培训有助于参训者进一步提高重症抢救能力,在临床教学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