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任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为破解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存在的难题,西安市于2012年初开始进行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并于2013年春季开学全面推进.2013年4-6月,笔者对这一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调研.本文立足于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要求,对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力求进行全景式扫描,了解"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以来给西安市教育发展带来的明显成效,厘定其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思考: (一)加强对“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再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自上而下利用行政力量推动的一项旨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制度创新。这项改革成效的取得最关键的在于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支持,没有高度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效应。教育行政部门一是应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和学习,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提升学区内所有学校、教师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二是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凝练和形成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先进的大学区管理文化,藉此来增强改革的认同度、凝聚力,为改革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九统一”和发挥学校特色的关系,努力使每所学校办出特色、每个学生彰显个性。 (二)注重“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破解体制性困境。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指对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对目前面临的体制机制性困境,要从顶层进行探索破解的创新性举措。 (三)政府加大公办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存量。“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目的最终是要促进均衡发展。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量薄弱学校的存在,因此,建议政府应将发展教育的主要精力放在薄弱学校的改进上。薄弱学校的改进,首先是要加大对这类学校的经费投入,彻底改变这类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尤其是加强硬件现代化的建设。其次,要加强校长队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薄弱学校改进的重要因素。要采取从学区长学校输送优秀管理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强校长队伍。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教师薄弱是核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