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水肿临证体会

摘要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本病的机理为: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轻者仅眼睃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妞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病在于心:面浮肢肿,心悸怔忡等水气凌心表现;病在于肾: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等肾虚表现;病在于脾: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脘腹满闷食少等脾虚湿困表现;病在于肝:肢体浮肿,胸胁胀满,暖气不舒。病在于肺:恶风发热,肢解酸楚,头面水肿,迅及全身,或见喘咳的肺卫表现;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阳水应发汗、利水、解毒或攻逐,以驱邪为主,同时配合清热化湿,健脾理气等法;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躁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阴水当温肾健脾,以扶正为主,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