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间型假丝酵母菌株C410防治储藏期草莓灰霉病效果及机制研究

间型假丝酵母菌株C410防治储藏期草莓灰霉病效果及机制研究

摘要

草莓含水量高,营养丰富,且皮娇肉嫩,在采摘及运输储藏过程中容易破损压伤,而伤口极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变质,无法食用.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储藏期草莓灰霉病是其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到目前为止,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还是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来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发生.但是,长期使用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了化学药剂的防病效果,同时频繁使用又造成农药残毒量增加而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尽快研究并开发出更为安全的替代物或方法来防治水果的病害,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健康草墓植株上分离得到1151株酵母菌株,经多次筛选后得到具有生防效果的酵母菌株C410,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该菌株鉴定为间型假丝酵母。将该菌株菌体细胞接种在草墓果实上,表现出对灰霉病的显著防治效果。研究还表明:该菌株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具有抑制病菌生长的挥发性物质。在人工接种灰霉病病原菌的防病试验中,酵母菌株C410挥发性物质的处理的病情指数为2.1,发病率为14.8%,而对照的病情指数为94.8,发病率为100.0%;在采后草毒灰霉病的自然发病试验中,酵母菌株C410挥发性物质的处理的病情指数为0.7,发病率为5.6%,而对照的病情指数为95.8,发病率为100.0%。但在酵母菌株C410挥发性物质处理的同时,在试验容器中添加少量的活性炭,则病情指数及发病率均大幅升高。由上述试验,可知酵母菌株C410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于储藏期草葛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合前期实验,且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方便,在本实验中将部分果实用酵母细胞悬浮液接种,同时利用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未接种酵母细胞悬浮液的果实发生灰霉病,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GC-M5对酵母菌株C410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分析比对后得到11种可能有效成分,其中6种已有报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