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麻杏甘石汤治疗常见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麻杏甘石汤治疗常见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

麻杏石甘汤源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63条、162条,用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和"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之症.《伤寒贯珠集》论本方证:"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发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名医方论》也认为:"此治寒深入肺,发为喘热也.汗既出矣而喘,是寒邪未尽,若身无大热,则是热壅于肺."此病机是由于汗后肺津损伤,肺热作喘,而时为病已由外寒转化为里热."无大热者"实为该方的病理、而该方的立意为透表祛邪,清里热,定喘.方中麻黄开发肺气,杏仁宣肺定喘,炙甘草和中益气,石膏清肺热;麻黄配石膏,则能发泄肺中郁热,无论有汗无汗均可适用,麻黄配杏仁,则能平喘止咳.近年来,对其在治疗肺系常见疾病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咳嗽、喘症、外感发热等肺系病症在临床上较常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而尤以冬春为多。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外界气候冷热的变化,常直接影响肺气的宣肃,形成上述症候。本方的运用实际是一个"提壶揭盖"之作用,麻杏石甘汤证,主要用于热证,病机关键是外有风寒,内有郁热。由于皮毛受邪,风邪或风寒之邪郁于表,使肺热之邪不能外泄,故表现为一派热象。其热为标,其本为外寒内热,此热为郁热,故在清热时使用辛寒的石膏为主药,使热向外泄,同时宣发卫气,令邪从表而解。本方一直以来主要是用于一系列常见肺系疾病,其标准的舌象多为舌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浮数而有力,只要外有表寒证的表现、内有热象的疾病均可应用。扩大用药治疗范围,达到异病同治,开拓思维,做到遵古而不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