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摘要

国际地科联(IUGS)于1972年批准的泥盆系底界GSSP是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建立的第一个金钉子,至1995年,泥盆系7个阶的'金钉子'已经全部确立.需要指出的是,埃姆斯阶底界和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金钉子'自确立之初即受到许多学者的反对,ICS泥盆系分会和石炭系分会于2008年正式决定修订埃姆斯阶底界和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定义和界线位置,修订工作目前尚在进行中.本文将对国际泥盆系年代地层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近年来我国泥盆系年代地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泥盆系年代地层学研究旨在建立419.2-358.9 Ma期间的精时地层格架,实现全球不同古地理背景下沉积记录的精细对比。迄今为止,通过生物地层与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的综合研究,已建立起泥盆纪的地质年代表,单位为百万年(GTS 2012,Becker et al.,2012)。然而,泥盆纪剧烈的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生物和环境事件的持续时间通常仅为几万年-几十万年(De Vleeschouwer;Myrow等,2013),生物地层提供的时间格架不足以满足研究泥盆纪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的需要。依据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建立时间框架,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提供精确的年龄控制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定量地层学综合研究,建立更高精度的地层划分对比框架是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的发展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