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冀晋豫陕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把博物馆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以山西博物院学前期儿童教育活动实践为例

把博物馆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以山西博物院学前期儿童教育活动实践为例

摘要

今天,在博物馆的大厅内,到处都会发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群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学前期(3-6岁)儿童,甚至还有手推童车的观众.这种现象在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之前几乎是看不到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逐渐成为博物馆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在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的主流参观群体也由过去的参观目的性很强的"小众"转变成如今的人民大众.但是,在"人民大众"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也正是学前期儿童.关心学前期儿童的心理需求,并为他们量身打造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体验活动就成为当今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博物院的社会教育活动经过几年的积累,也获得了不少社会人士的追捧,针对馆内藏品,在学前期儿童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山西博物院教育部设计的针对学前期儿童的活动,大多数是“走出去”,即进幼儿园的方式。即便是在馆里举办的活动,也是以互动体验为主,展厅参观为辅。想让博物馆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就必须让文物走进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中,即激活文物。激活文物的形式与手段一定要遵循文物的本质与特性,确保传递知识的准确性,宁缺毋滥。将保护文物,珍惜文物的观念,从小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让文物融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培养让文物“活”起来的土壤。“激活”文物,除了借助多媒体、高科技等技术手段之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文物工作者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创新以及形式的开发,让文物背后的“大脑”活起来。文物只有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保护,在保护中生活,当大家逐渐有了保护意识,有了参观游览的兴致,文物则有了活起来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