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 >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结核的疗效分析

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结核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L1~2")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L1~2结核患者55例,应用一期后-前路联合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病人编为单双号,然后分为两组:单号组行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手术(单号组,28例),双号组行传统肾切口手术(双号组,27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脊柱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以上.改良组在手术时长[(242.21±20.87)min]、手术切口长度[(9.41±1.12)cm]、住院时长[(15.42±2.50)d]、术后1d的VAS评分[(5.63±0.58)分]及术后15d的VAS评分[(4.03±0.20)分]优于传统组[(291.67±25.63)min、(23.32±3.21)cm、(18.78±4.51)d、(6.2±0.38)分,(4.4±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01;t=19.78,P=0.001;t=3.08,P=0.004;t=3.68,P=0.001;t=4.24,P=0.001).改良组和传统组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在E级(良好)脊髓功能[42.9%(12/28)、96.4%(27/28)和48.1%(13/27)、100.0%(27/27)]、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17.67±3.31)°、(6.29±2.03)°和(16.61±3.03)°、(7.22±2.24)°]、ESR[(54.9±53.9)mm/1h、(33.1±7.52)mm/1h和(54.1±15.2)mm/1h、(33.2±7.64)mm/1h]、CRP[(42.23±13.78)mg/L、(21.46±6.05)mg/L和(41.33±13.69)mg/L、(21.69±6.04)mg/L]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9、20.77、13.93、10.93、6.47、6.38、7.30、6.82,P值均<0.001).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一些指标的恢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病灶清除融合治疗L1~2椎体结核较传统肾切口,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改善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推荐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