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手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目前国内外在临床上应用的LMWH类药物有Nadroparin(那曲肝素钠)、Enoxaparin(依诺肝素钠)、Dalteparin(达肝素钠)、Reviparin(瑞肝素钠)、Ardeparin(阿地肝素钠)和Tinzaparin(亭扎肝素)等.该类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用于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等.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途经给药,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快速而持续地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与肝素相比,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强、出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在临床应用中,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仍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为减少出血、疼痛, 国内外学者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部位及方法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