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乳腺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乳腺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rn 方法:选取2004-01-2008-1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383例,根据WHO(2003)乳腺肿瘤分类筛选出符合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作为实验组,筛选出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作为对照组.比较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的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rn 结果:本组IMPC 167例,占同期乳腺癌4.94%(167/3383),年龄29-80岁,中位年龄54岁。淋巴结转移者共135例,占80.8%,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共105例,占62.9%HER-2阳性率58.7%,与ID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截至2012年12月,所有病例中位随访时间76个月(48~108个月),IMPC组复发转移77例(46.1%),显著高于IDC组692例(37.1%);IMPC组和IDC组76个月的DFS分别为49.7%和60.1%,OS分别为61.8%和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rn 结论:乳腺微乳头状癌肿瘤复发转移率高,多见淋巴结转移,侵袭性强,预后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