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 >求生:帝国治狱之道的法哲学阐释

求生:帝国治狱之道的法哲学阐释

摘要

回顾中华帝国的治狱思想和治狱实践,"求生"令人瞩目.帝国政府高唱于上,大批法吏投身其间,形成一道连绵不绝、蔚为壮观的法律风景."求生"的司法理念和实践与儒家"仁"的学说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求生"即是"求仁".缘此,"求生"在抵消帝国刑法的残酷、弘扬儒家人道主义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儒家司法官员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促成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当然,"求生"也受到了其他观念如"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的司法信条和佛教因果报应说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旨在说明,古人对法律和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和选择3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这一过程,虽然这可能只是答案的一部分。同时亦可以了解到,“求生”在中华帝国的法制时空中不仅为一种“表达”,亦为一种“实践”。当然,在表达和实践之间存在不小的距离(甚至是背反),但这是任何历史现象不可避免的问题,因而无足深怪。据《汉书·刑法志》转述孔子的话:“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类似的批评性断语在各类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自然不能据此得出求生只是一种虚幻存在的结论,毋宁说它向展示了一枚硬币的另外一面,而同时此类表述亦未尝不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思想动力。于是发现,制度与思想、表达与实践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复杂而有趣的历史纠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