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 >NO和iNOS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变化和意义

NO和iNOS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变化和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川崎病急性期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冠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典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30例((冠脉无扩张15例,冠脉扩张15例),另年龄相仿的15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分为正常血清组(C组)、KD冠脉无损害组(NAC组)、KD冠脉损害组(AC组)。测定其血清作用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iNOS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RT-PCR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川崎病患儿血清刺激后细胞上清液NO和iNOS水平明显升高,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且AC组更高更为明显。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有冠脉损害时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NO和iNOS在川崎病急性期尤其伴冠脉损害时表达明显升高。NO和iNOS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KD冠脉损害的发生发展。因此,循环中NO和iNOS水平可作为判断KD冠脉损害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