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 >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相关体表敏化穴位的动态分布观察

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相关体表敏化穴位的动态分布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相关的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动态分布,并和大鼠穴位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其分布相关性,为疾病状状态下穴位的敏化的动态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e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口服稀盐酸组(n=50),口服生理盐水组(n=10)。采用空腹口服稀盐酸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分别观察造模当天(口服稀盐酸5小时后)以及第2、3、4、5天EB渗出点的分布。结果:急性胃粘膜损伤造成体表一些部位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点,即EB出点,这些反应点的分布呈一定的节段性,分布的节段从胸2~腰4(T2~L4),主要分布在胸6~腰1(T6~L1),主要相关穴位为:BL17-膈俞(相关百分比:47.5%),DU6-脊中(相关百分比:58.82%);BL20-脾俞(相关百分比:88.23%);BL21-胃俞(相关百分比:82.35%),中脘-RN12(相关百分比:17.64%),RN13-上脘(相关百分比:5.88%).而这些EB渗出点在正常状态时并不出现,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P<0.01,P<0.05。这些渗出点和疾病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呈现动态分布,自造模后的2~3天,渗出点最多,随着疾病的自愈而消退。结论:穴位敏化和疾病的过程呈现相关性,说明了穴位在正常状态下呈现"合"的状态,而在疾病状态下呈现"开"的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