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摘要

本文利用近20年大连市7个气象台站的降雹观测记录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近年冰雹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对大连地区产生降雹的天气背景条件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了大连地区防雹作业天气预警指标;根据防雹天气预警指标研究了三种主要的防雹作业天气概念模型,为更好地科学组织人工防雹作业提供了基础依据.具体研究如下:1降雹时空分布特征.对大连市1999-2008年近十年降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大连市近年的冰雹特征.降雹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10月份,呈两峰型分布,即5-7月和9-10月降雹概率最大,主要与这两个时期冷暖空气非常活跃有关,因此,大连市防雹作业重点应在每年的5-7月与9-10月两个时段;降雹日变化也很明显,降雹主要集中在白天,下午为降雹高发时间,12-18时最多,说明热力条件是降雹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也是防雹作业点高度警惕,随时做好作业准备的重要时段;降雹空间分布:以瓦房店和普兰店、庄河北三市的北部山区的迎风坡和沿黄海一侧为最多,大连市中南部和沿渤海湾南部相对较少,降雹与地形关系密切,该分析结果对大连市今后防雹作业站点调整和重新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防雹作业天气预警指标(12-6小时).主要包括:天气形势场、不稳定参数和卫星云图.对大连市1989-2008近20年的天气图资料进行分析,影响大连地区降雹的主要高空形势有冷涡型、高空槽型、强西北气流型和切变型四种,其中冷涡型最多,占52.1%;降雹不稳定参数指标:K指数、SI指数、θse和T850-T500;易产生降雹的云图特征有:涡旋云系、冷锋云系和孤立对流云团.对上述天气预警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若权重指标评分结果≥65%,可初步判断未来12-6小时大连地区会有降雹.3防雹作业天气概念模型.将以上各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大连地区三种防雹作业天气预警概念模型,即冷涡型、高空槽型(强西北气流型)和切变型,根据概念模型确定的作业区域,可初步确定本次作业的重点区域,是有效组织、科学开展防雹作业的前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