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活动期毒热证致病之因的临床研究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活动期毒热证致病之因的临床研究

摘要

H.pylori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研究最热门的课题。胃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70%~85%,亦有高达90%~100%的报道。根除Hp可以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并降低溃疡复发率,常规抗酸治疗溃疡愈合后年复发率为60%~80%,而根除Hp后复发率降至3%以下。因此目前认为Hp感染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它损伤局部胃粘膜,削弱粘膜的屏障功能,与胃溃疡的形成及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要彻底根除H.pylori仍然很困难,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反复治疗后会使H.pylori发生球形变而对抗生素失去敏感性。随着时间的变迁,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加,因而导致H.pylori的根除率越来越低,这也是临床医生最头痛的问题。为进一步客观验证幽门螺杆菌作为胃溃疡活动期胃毒热证的“毒热”重要致病因子以及全面评价其疗效,采用前瞻性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方法对30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以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为治则的组方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胃溃疡活动期,是从整体上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来发挥治疗效应的。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审因论治、以效测证”,从而证实了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活动期“毒热”证的主要外毒之一,有力支持了胃癌前状态性疾病胃溃疡活动期的“毒热”病因创新学说。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