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创新投入机制建设现代农业

创新投入机制建设现代农业

摘要

农业生产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建设投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公共投入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不断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实现政府农业投入效益的最大化。rn 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区(市)县财力有限,切块委托贷款的还款保证能力较弱。目前市农投公司为全市17个区(市)县提供委托贷款的总额达60亿元,这种由区(市)县政府提供借款偿还承诺函的保证方式,只是形式上解决了还款问题,仍然有一定风险。一些区(市)县政府的负债规模与后期的偿债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在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承诺的信誉保证、用地指标、优惠政策迟迟不能兑现,严重影响了项目贷款的正常还本付息,使市农业担保公司面临非常大的代偿风险;农业企业法定抵押资产少,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弱,不可预见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多。市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创新、实践的“牛头猪尾、苗木桩头办抵押”等多种反担保模式,极大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许多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弱,有效性差,呆坏账的累计,势必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rn 各级政府、尤其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责任。结合中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实际,“十二五”期间,应形成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的机制,由全国人大牵头研究制定农业投入保障法律,把支农投入增长纳入法律保障。拓展支农投入的资金来源,明确土地出让金总额中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60%,体现中央新增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农业的要求。rn 创新投资管理机制,允许和鼓励地方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经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缓解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多渠道筹集、带动社会资金投资“三农”。rn 引导地方以县域为单元,围绕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对经过可行性论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竞争立项,集中投入。允许县级政府整合上级部门农业投资,集中用于本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程和项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