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育教师教育

体育教师教育

体育教师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6611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教师、教育与职业、拳击与格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体育教师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珂、周艳丽、李芳等。

体育教师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611 占比:99.74%

总计:36706篇

体育教师教育—发文趋势图

体育教师教育

-研究学者

  • 周珂
  • 周艳丽
  • 李芳
  • 程传银
  • 董国永
  • 赵富学
  • Keating Xiaofen
  • 司虎克
  • 唐炎
  • 尹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凡花
    • 摘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体育教师德育能力的价值、问题与提升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教师德育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能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德育目标设计能力不足、德育内容呈现能力薄弱、德育方法运用能力匮乏、德育评价实施能力欠缺以及体育教师道德感染能力弱化等突出问题;提升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德育能力,需要健全职前教师课程机制、完善在职教师教育机制、健全教师德育评价机制,以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德育能力,发挥体育教师在学生德育中的应然效能。
    • 李奕霖; 陶玉流; 李卫东; 吴相雷; 彭庆文; 叶巍
    • 摘要: 美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作为重要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内涵,阐述在体育教育领域引入的效果与经验,提炼其在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具体措施,提出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提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应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改革“教学实践课程”为基础、以发展“核心教学技能”为根本、以实施“情境性和连贯性的体育教学实践”为保障、以运用“先进和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为手段,实现培养职前教师以“教学能力”为核心兼顾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强势学科、强势专业,进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体育师资。
    • 张丽军; 孙有平
    • 摘要: 遵循在传统中阐释原因及在重构中展开方法的逻辑思路,对我国体育教育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范式进行探讨。首先,从传统评价范式难点与制约视角出发,指出促进性目的难以转变、针对性内容难以落实、过程性方法难以兼容以及客观性标准难以提升是新范式确立的必要缘由。其次,从评价范式转换与生成视角出发,分析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特征、体育教育实习评价实践要求,以及二者耦合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价值效益,为新范式确立提供合理指向。最后,秉持理论研究向实践行动转向原则,从目标定位、基本原则与内容结构3个维度,对新范式如何转化设计并落地推进的行动方案进行阐述。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在评价体育实习生实践表现的同时能够更好促进其专业发展,这对于更新与改进我国现有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方式,调整与优化我国体育教育实习培养方案,以及保障与提高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 贾明学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分析法,对美国新一轮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变革内容进行分析.本轮变革缘于传统认证制度的弊端和体育教师培养质量提升的诉求,变革举措包括3个方面:1)重组认证机构,形成全国统一的认证组织;2)更新认证标准,秉持结果评价和证据本位理念,指标数量逐渐减少,在内容上强调生源质量和选拔标准,重视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强调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新技术的应用;3)优化认证程序,构建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增加认证工具审核环节、提供多种认证途径、改进认证决策程序.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尚存在着体育专业组织缺位、认证标准单一、认证机构独立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应加强认证基础理论研究,加深与专业协会的合作,提供多元认证方式,加强高校专业认证的指导,拓宽证据材料来源途径,加快体育教师标准的制定.
    • 张玉宝
    • 摘要: 壬戌学制开启了中国教育转型的新征程,期间创设的体育教师教育机构与晚清癸卯学制时期形成巨大反差.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对该时期创设的16个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机构集中创设于1922年至1925年间,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特征;存在官办、会办、民办3种性质的机构,三者数量相当,呈并驾齐驱之势;以体育专修科、体育系、体育师范学校三类命名为主,以"体操"为主题的命名已经终结;修业年限存在2年、3年、4年3种形式,以2年为主,整体修业年限较之以前明显延长;学分制成为各机构课程及教学管理重要形式,课程类型走向多元化但以必修与选修的二分法为主流分类,学科类课程门数明显增多,教育教学类课程受到重视,多数机构学科课程占比高于术科课程、必修课程高于选修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整体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
    • 文静; 常娟
    • 摘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系统的课程设置是认证工作的核心要点,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文章立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诉求、面对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从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增设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拓展实践课程形式三个方面来优化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 王涛; 赵子建
    • 摘要: 对"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给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其中形成对"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支撑的动力主要源自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而课程体系改革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育人是"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逻辑结合的支点,实施"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并使实施效果具有较强可持续性,需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作为重要发力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且不均衡;主干课程整体质量欠佳导致部分主干课程设置滞后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科研性不强且实用性弱而致效果差是阻碍"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顺利开展、实施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准确认识、把握"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课程结构重组内涵与价值;有效借鉴国外实践经验,革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厘清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并借助"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来完善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
    • 李倩影
    • 摘要: 《实用体育英语》是21世纪由国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编撰的实体体育教育丛书之一,是根据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要求,根据改革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收录"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教师教育论"、"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才学"、"学校体育科研"等体现前沿性、实践意义的课题,科学编写此套体育教材,希望为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提供参考,也能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从业者和继续教育学习者提供借鉴。
    • 程传银; 周生旺; 赵富学
    • 摘要: 分析了新时代学生健康素养的内涵,探寻学生健康素养的生成路径,立足服务于社会、学科、学生发展根本需求,提出了新时代新型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范式转变。研究认为: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引领下,依托学生健康素养生成与发展,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将会发生较大转变。首先,确立以培养健康教育型体育教师为教育目标,使体育教师能够胜任学生健康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其次,构建体育教师"基础培养、职前培训、职后进修"的联动教育模式,强化学校与社会的融合教育;再次,创新新时代体育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做好健康理论知识与健康素养实践能力的预设;最后,建构以培养学生健康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实现新型体育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主体与模式的创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