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声疗法

超声疗法

超声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52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9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19590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河北中医、上海针灸杂志、医学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超声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66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智彪、陈文直、伍烽等。

超声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9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9590 占比:99.56%

总计:120113篇

超声疗法—发文趋势图

超声疗法

-研究学者

  • 王智彪
  • 陈文直
  • 伍烽
  • 刘政
  • 白晋
  • 朱辉
  • 李成志
  • 王志刚
  • 张秀国
  • 谭开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润; 张波; 赵刚
    • 摘要: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强度远低于传统超声,通常以低强度、脉冲式模式给予靶目标以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机械效应等无创性物理及生物刺激,可促进骨折愈合,刺激肌腱、韧带和软骨等软组织再生,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骼肌修复。本文对LIPUS治疗平滑肌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唐君辉; 唐家伟; 朱琼; 廖依依; 徐亚丽; 刘政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的效果。方法以10 ml牛全血制备体外血凝块,将40个血凝块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对单纯超声组以超声针治疗8 min;对单纯尿激酶组注射2 ml尿激酶溶液(5000 IU/ml);对超声针+尿激酶组予以超声针治疗8 min+注射2 ml尿激酶溶液;对超声+生理盐水组予超声针治疗8 min+注射2 ml生理盐水;对超声针+尿激酶+微泡组于超声针+尿激酶组基础上向尿激酶溶液中加入0.01 ml自制微泡。以称重法计算各组血凝块溶解质量(W_(0))及溶解率;观察大体标本溶解情况,并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血凝块微观变化。另取9个血凝块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对照组,仅注入2 ml细胞膜特异性橙红色荧光染料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I)溶液;超声组,超声针治疗8 min,同时注射2 ml DiI溶液;超声+微泡组,在超声组基础上于DiI溶液中额外加入0.01 ml自制微泡。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I渗透情况。结果干预前各组血凝块质量(W_(befo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血凝块溶解质量(W_(0))及溶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单纯超声组和单纯尿激酶组,超声+尿激酶组和超声+尿激酶+微泡组血凝块明显破坏,后者更为显著。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血凝块组织疏松,DiI渗透深远,满视野荧光,针道扩大,表面破坏,以超声+微泡组更显著。结论超声针能显著提高尿激酶对体外血凝块的溶解能力;联合应用微泡后溶解质量未见显著增加。
    • 王彩玲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入选产妇经过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检查,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并且存在胎盘植入。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内预先置入球囊。术中实时监测腹主动脉、肾脏血流变化及球囊位置,在产科刀触及子宫时,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进行剖宫、分娩出胎儿、止血、释放腹主动脉球囊。结果30例均顺利置入球囊,完成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术中阻断时间94~184 s,平均(138±45)s,球囊注液量5.6~7.8 ml,平均(6.7±0.8)ml,术中出血量238~822 ml,平均(406±174)ml,输血量225~653 ml,平均(165±225)ml,手术时间54~93 min,平均(60±19)min,产后住院时间2.2~5.0 d,平均(3.4±0.8)d,术中术后无发生肾功能损伤、血栓等情况,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郭胜存; 张胜叶; 户富栋; 陈熙; 陈魁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及对照组(n=6)。对实验组经鼠尾静脉弹丸式注入0.1ml微泡后,以超声辐照腹主动脉斑块对应体表区域,并于治疗后24h和8周后各处死6只小鼠。对未干预组注入0.1ml微泡后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仅予超声辐照,于8周后处死。对各组腹主动脉斑块行病理检查,分析斑块易损性,计算易损指数和核/帽比值,评估斑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实验组与未干预组斑块内微血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斑块易损性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治疗24h后斑块内不成熟血管MVD较未干预组降低(P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可有效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的不成熟血管,改善斑块不稳定性。
    • 降祥勇; 刘莹; 丁浩; 甘雨; 沈跃槐; 胥方元
    •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联合喙肱韧带注射与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疼痛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冻结肩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进行连续2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对照组进行连续2次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评估患者治疗前、第1次注射治疗后1周(1周)、第2次注射治疗后1周(2周)、第2次注射治疗后10周(12周)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11点数字评分(NRS)以及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NRS及SPAD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11.341、20.965、20.403、32.470、82.970、102.154,均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情况相同(F=7.012、8.937、23.265、31.966、52.500、41.356,均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12周后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f =0.365、0.143、0.236,均P<0.05);试验组外旋情况与后伸相同(t=0.205、0.620、2.751,均P<0.05);试验组SPADI在1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减低(t=2.063、P=0.045);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肩关节前屈及外展活动度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喙肱韧带注射与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但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在后伸及外旋功能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对于后伸及外旋受限明显的患者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谭浩岩; 程文
    • 摘要: 超声是一种频率>20 kHz的机械波,需要弹性介质传输能量,可以安全地穿透组织而不出现明显衰减.声动力疗法是基于超声发展起来的新兴无创治疗方法,主要利用低强度超声激活声敏剂,促使其产生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杀伤细胞.与光动力疗法相比,声动力疗法克服了光对深部肿瘤穿透性较低的局限性.此外,它还可以联合光热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气体疗法协同治疗肿瘤.文章旨在论述声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 王彬; 廖烨晖; 陈茉弦; 刘垚; 赵云欣; 敖丽娟
    • 摘要: 超声是一种无创和安全的治疗技术,对于多数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具有一定疗效。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世界公认较难治疗的疼痛综合症之一,病程长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等。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开展,超声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上有着很大的潜力。对超声治疗可能的生物物理机制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 曹屾; 陈林林
    •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治疗仪配合手工器械龈下刮治与传统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龈下刮治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治疗仪配合手工器械龈下刮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牙周指标,主要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附着水平(CAL),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D、PLI、BI均降低,CAL升高,且研究组PD、PLI、BI低于对照组,CAL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疼痛发生率更低,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配合手工器械龈下刮治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超声龈下刮治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高新; 张仕年
    • 摘要: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对照组60例予非直视下刃针松解治疗.2组均隔3 d治疗1次,治疗5次.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YT20)评分;观察2组治疗安全性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脱落5例,实际完成55例,对照组脱落7例,实际完成53例.治疗组治愈率63.6%(35/55)、总有效率90.9%(50/55),对照组治愈率41.5%(22/53)、总有效率86.8%(46/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YT20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5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5.7%(2/35),对照组复发率13.6%(3/22),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刃针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贺修宝; 胡小梅; 郭雅婧
    • 摘要: 目的 探索低频超声联合微泡(LFUSMB)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阿霉素(ADR)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及机制.方法 CCK-8法筛选LFUSMB作用时间并测定ADR对MCF-7/ADR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将MCF-7/ADR细胞分组为:对照(C)组,采用MCF细胞培养基正常培养;ADR组,采用加入ADR(终质量浓度20 mg/L)的MCF细胞培养基培养;LFUSMB+ADR组,采用加入ADR(终质量浓度20 mg/L)的MCF细胞培养基培养并经LFUSMB处理30 s;LFUSMB+ADR+740 YP(PI3K/AKT通路活化剂)组,采用加入ADR(终质量浓度20 mg/L)和740 YP(终质量浓度50 mg/L)的MCF细胞培养基培养并经LFUSMB处理30 s.Annexin V-FIFC/PI法检测MCF-7/ADR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p)、抗多药耐药蛋白(MRP)1、MRP2、乳腺癌抗性蛋白(BCRP/ABCG2)、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 采用LFUSMB干预30 s进行后续研究.LFUSMB 30 s组ADR对MCF/ADR细胞的IC50低于未超声处理组,相对耐药逆转倍数约为8.20倍.ADR组细胞凋亡率较C组增高(P<0.05),MRP1、MRP2、P-gp、BCRP/ABCG2、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LFUSMB+ADR组细胞凋亡率较ADR组增高,MRP1、MRP2、P-gp、BCRP/ABCG2、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LFUSMB+ADR组比较,LFUSMB+ADR+740 Y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MRP1、MRP2、P-gp、BCRP/ABCG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LFUSMB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活化,下调MRP1等腺苷三磷酸结合盒(ABC)家族蛋白表达,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耐药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