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6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5748篇;相关期刊539种,包括河北中医、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等;平滑肌瘤的相关文献由54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强、张晶、陈伟等。

平滑肌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6 占比:25.81%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5748 占比:73.95%

总计:7773篇

平滑肌瘤—发文趋势图

平滑肌瘤

-研究学者

  • 王强
  • 张晶
  • 陈伟
  • 周晓东
  • 李娜
  • 何光彬
  • 周洪雨
  • 庄文权
  • 杨建勇
  • 王智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娟; 杨宝艳; 张政梅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8a(miR-18a)靶向WNT家族成员2B(WNT2B)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研究miR-18a靶向WNT2B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收集自延安市人民医院;在子宫肌瘤细胞中转染miR-18a模拟物(miR-18a mimics),qRT-PCR方法检测miR-18a表达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数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变化。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miR-18a与WNT2B的靶向关系。将WNT2B过表达载体与miR-18a mimics共转染到子宫肌瘤细胞中,同样利用上述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周期以及凋亡变化。结果 与正常子宫肌细胞(1.00±0.10)比较,子宫肌瘤细胞中miR-18a表达水平(0.52±0.06)下降;与miR-NC组(0.97±0.13)比较,转染miR-18a mimics后的子宫肌瘤细胞中miR-18a表达水平(3.21±0.25)升高,细胞增殖能力[A值(0.44±0.06)比(0.26±0.03)]下降,细胞G1期比例[(57.15±6.94)%比(72.21±4.15)%]升高,细胞凋亡率[(6.38±0.41)%比(25.21±2.10)%]也升高,细胞中cyclin D1[(0.50±0.05)比(0.20±0.02)]、CDK4[(0.54±0.06)比(0.29±0.04)]、Bcl-2[(0.66±0.07)比(0.42±0.0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0.47±0.05)比(0.82±0.0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8a靶向抑制子宫肌瘤细胞中WNT2B的表达。WNT2B过表达载体提高上调miR-18a的子宫肌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G1期比例,减少细胞凋亡。结论 miR-18a靶向抑制WNT2B表达降低子宫肌瘤细胞增殖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 王秀秀; 刘晓华
    • 摘要: 子宫源性静脉内平滑肌瘤(IV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瘤。IVL组织病理学虽表现为良性,但其生长时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IVL经过子宫静脉延伸生长,致血管明显扩张,可生长达下腔静脉甚至到右侧心腔,形成心脏内平滑肌瘤;也可延伸至髂血管,导致一系列症状,甚至发生猝死。手术彻底切净肿瘤是成功治疗IVL的关键,术前应详细制定手术方案。但IVL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多为个案报道,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术前确诊较为困难。该文报道了1例子宫源性IVL的诊治过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提示该病在临床诊疗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漏诊和误治。
    • 吴梅; 王铮; 刘慧
    • 摘要: 采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2名患者均为女性,因体检无意中发现,镜下肿瘤细胞短梭形或卵圆形,未见明确坏死,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表达SMA、Desmin、Vimentin,不表达Ckpan、CAM5.2、CD10、HMB45、Melan-A、WT-1、CD34、CD99、STAT6。肾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肾间叶源性肿瘤,术前影像学不具有特异性且镜下形态易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混,其确诊依赖于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
    • 王跃; 赵雪; 刘英峰
    • 摘要: 目的探讨CT、MRI在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47例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CT、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均在盆腔内、子宫外显示肿块,肿块边界清楚光整。CT平扫肿块密度较均匀,或夹杂低密度区或囊变区,肿块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中强化明显。肿块在T1WI序列中呈现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合并变性的肿块在T2WI序列中呈现不均匀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的囊状或不定形的不强化变性区,呈现"沼泽湿地征"。MRI在诊断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上的误诊率为14.89%,明显低于CT的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检查均检出盆腔内、子宫外的以实性为主的肿块,其中MRI上"沼泽湿地征"是平滑肌瘤变性的特征性表现。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CT、MRI在其诊断上误诊难以避免。提高对盆腔内子宫外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误诊因素的认知,有助于减少术前误诊的发生。
    • 范莉芳; 黄磊; 翟建; 肖良; 徐晓燕; 徐争元; 吴树剑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的影像学模型对低危险度胃间质瘤(Low risk gastric stromal tumor,LRGST)与胃平滑肌瘤(Gastric leiomyomas,GLM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2月于皖南医学院一附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72例LRGST(LRGST组)和23例GLMs(GLMs组)患者的CT图像。测量肿瘤最大径(LD)及最小径(SD),肿瘤及邻近胃壁增强三期CT值,肿瘤及椎旁肌肉平扫及增强三期不均匀度(HD)。记录肿瘤生长方式及是否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GJ),计算肿瘤的LD/SD、各期强化率(ERT)及标准化不均匀率(SHRT)。构建CT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LRGST组与GLMs组肿瘤的SD、LD/SD、生长方式、是否累及EGJ、延迟期ERT、静脉期及延迟期SHR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GST组SHRT与打药时间显著相关(r=0.341,P=0.000);CT诊断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948,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91.3%。结论:基于SD、LD/SD、生长方式、是否累及EGJ、延迟期ERT、静脉期及延迟期SHRT的不同建立的影像学模型对LRGST与GLMs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 丁玲; 徐琳; 窦舒兰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单纯子宫肌瘤(对照组)95例和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观察组)72例。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Hb水平等血常规指标,并计算NLR。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外周血NLR、Hb水平对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史患者比例、流产史患者比例、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含量、外周血NLR高于对照组,外周血LY、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E4含量、血清CA125含量、外周血NLR、外周血Hb水平是影响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79、5.726、3.669、1.833);NLR、Hb水平、NLR联合Hb水平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59(95%CI:0.681~0.836)、0.776(95%CI:0.700~0.852)、0.849(95%CI:0.786~0.913);NLR联合Hb水平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AUC大于单独NLR、Hb水平(P<0.05)。结论外周血NLR、Hb水平是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 王福霞; 汪彤; 王文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主因左下肢肿胀3天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肢肿胀,呈可凹陷性,左下肢未见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溃疡;测髌骨上缘10 cm周径左:右/44:42 cm,髌骨下缘10 cm周径左:右/41:35.2 cm。左下肢皮温较右侧略高,左侧Homans征(-),Neuhof征(-),左侧髂窝压痛(-),左侧股三角区压痛(-)。
    • 余忠强; 赵森; 王亮; 盛佳敏; 夏瑞明
    • 摘要: 患者女,75岁。因“记忆力减退1年余,乏力纳差3天”入院。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为阴性。全腹部CT增强检查:胃窦部胃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环形强化,大网膜浑浊(图1A~1D);盆腔前腹壁下团块影,大小约7.4 cm×3.8 cm,与前腹壁分界不清,CT值约47 HU,内密度欠均匀,见少许斑片状低密度区(CT值-35 HU),增强扫描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图1E~1H)。
    • 乔淑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LESS)、三孔腹腔镜(TLS)对子宫肌瘤(UM)患者内分泌指标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孟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为LESS组42例和TLS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采用疼痛视觉评估表(VAS)评价疼痛水平;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内分泌水平,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评价性功能水平。结果LESS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TLS组(P<0.05);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疼痛水平不断下降,且LESS组低于TLS组(P<0.05);术后3个月,LESS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雌二醇(E2)水平高于TLS组(P<0.05);术后3个月,LESS组患者性心理和性需求、性关系和性体验和性行为和性感受评分高于TLS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LESS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内分泌水平,改善性功能。
    • 李少朋; 邓克学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异位胰腺、神经鞘瘤、平滑肌瘤MSCT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胃异位胰腺、11例胃神经鞘瘤和11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病变发生部位及MSCT表现。结果 3组病例在发病年龄、发生部位、病灶形态及动态增强CT扫描上均具有一定差异,胃异位胰腺以中年男性胃窦粘膜下多见,部分病灶可以合并脂肪变;胃神经鞘瘤以中老年女性胃体多见、部分跨胃腔内外生长,少数病灶可以合并钙化;胃平滑肌瘤以中老年男性胃底粘膜下。病灶形态胃异位胰腺以扁平状多见,神经鞘瘤以类圆形多见,长短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平滑肌瘤介于两者之间。动态增强扫描异位胰腺及神经鞘瘤明显强化,平滑肌瘤中度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位胰腺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神经鞘瘤持续性强化。结论 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发生位置、病变形态、大小及病灶内部细节如脂肪变等,动态增强扫描三者强化程度及方式各异,对于三者的鉴别具有很高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